长江如何塑造中华文明?著名学者葛剑雄长博开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21:33 2

摘要:30日上午,长沙博物馆(以下简称“长博”)“湘城讲坛”迎来一场高规格学术盛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应邀主讲《中华文明中的长江文化》,以跨学科视野和深厚历史地理学功底,为现场众多长沙听众深入解读长江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作用。讲座作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张静 李倩)30日上午,长沙博物馆(以下简称“长博”)“湘城讲坛”迎来一场高规格学术盛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应邀主讲《中华文明中的长江文化》,以跨学科视野和深厚历史地理学功底,为现场众多长沙听众深入解读长江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作用。讲座作为该馆“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重要配套活动,引发广泛文化共鸣。

双河并流,文明同源:地理格局决定中华文明底色

葛剑雄教授从宏观地理格局切入,指出古代中国被归类为大河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同时拥有黄河与长江这两条世界级大河。他强调,大江奔涌塑造了壮阔的自然环境,文明浸润则成就了历史的隽永。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承载空间,早在5300年前,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同步形成早期文明形态。然而因地理环境制约,至3800年前中原地区逐步形成文明核心,并持续引领周边文化发展。

早期长江文明曾遭断裂,中原文化南传奠定新基

葛教授结合多年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提出,早在4000年前,长江流域曾遭遇气候剧烈变迁与异常灾害,包括良渚文化在内的早期文明几近灭绝、断裂与消失,致使先秦至西汉初期长江流域仍被中原视为“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蛮夷之地”。文字、青铜技术、礼仪制度、思想学术和价值观念多由中原传入,本地土著文化与人口缺乏系统记载。早期长江文明在困境中缓慢积累转型能量。随着气候、水文及社会条件的演变,长江流域在唐宋时期进入全面开发阶段,逐渐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超越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新的发展极。

人口南迁与气候转冷,促成唐宋长江经济文化全面崛起

随着3000年来气候逐渐变冷,长江流域由湿热转为温和,更适宜大规模开发。葛教授引用大量历史文献与人口数据,指出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乱等引发多次北方人口南迁,为长江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同时,南方诸族如三苗、百越、蛮、巴、蜀、西南夷等逐渐融入华夏文明体系,共同推动长江流域走向繁荣。唐代后期出现“江南好”“人生只合江南老”的盛誉;北宋末年“苏常熟,天下足”;南宋“天上天堂,人间苏杭”;明代“湖广熟,天下足”“松江衣被天下”;清代“湖广填四川”等谚语,皆反映出长江流域在全国经济与文化格局中占据越发核心的地位。

外来作物传入与近代工商城市兴起,长江成先进思想传播通道

葛剑雄特别强调,明清时期玉米、红薯、土豆、花生、辣椒、烟草等外来作物的传入与推广,极大提升了长江流域的农业产出与人口承载力。至近代,沿长江一批工商工矿城市和交通枢纽迅速崛起,包括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九江、黄石、汉口(武汉)、沙市、宜昌、重庆、宜宾等,形成贯通东西的经济大动脉。与此同时,新思想、新技术、新文化沿长江快速传播,使该地区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近代以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优势日益凸显,推动沿江地区与沿海地带共同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达的区域。

葛教授总结指出,黄河与长江“交相辉映”,共筑中华文明的长青基业。当前,长江经济带依托沿江沿海双重优势,不断联通世界;而黄河流域则通过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实现“河清安澜”,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正在两河流域协同并进。他强调,尽管全球气候变迁带来“喜忧参半”的挑战,“不能无忧,不必过虑”,应充分重视两大流域历史人文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在中华文明复兴的宏大背景下,长江文化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长江与黄河的携手共进,将为全面繁荣提供深厚动力。黄河与长江并非互相替代,而是“交相辉映”,共同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断、长盛常新。

观众提问踊跃,文明对话跨越地域

讲座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围绕多个专业议题踊跃提问。诸如“尼罗河流域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文明有何根本差异?”“洞庭湖在长江流域历史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问题,展现出公众对跨文明比较与区域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葛剑雄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清晰的逻辑,援引考古成果与文献记载,逐一作出深入浅出的解答。其精辟观点和生动阐释引发全场强烈共鸣,掌声屡次响起。

据悉,葛剑雄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及环境史等领域著述丰富,代表作包括《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移民史》《何以中国》《黄河与中华文明》等,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郭沫若史学奖”等重大奖项。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公众对长江文化历史价值的认知,也为长博正在举行的“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展期至10月12日)注入深厚学术内涵。该展览免费向社会开放,并配套推出游园互动、云端诵读、研学实践、印章打卡、专家导赏等多元体验活动。未来馆方还将继续推出系列讲座和馆校合作项目,观众可通过长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