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来,持续数个世纪的大乱世,其实是在李世民时代结束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20:27 2

摘要:从东汉灭亡-唐朝建立,这其中间隔四百年左右的大乱世。东汉末年的乱世,在西晋时期得到昙花一现的统一,但是没多久,比三国时期战乱还激烈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了。之后就是南北乱世。南北乱世被隋文帝终结。不过,隋的统治和西晋的统一一样,都是昙花一现,隋朝末年的时候,天下

从东汉灭亡-唐朝建立,这其中间隔四百年左右的大乱世。东汉末年的乱世,在西晋时期得到昙花一现的统一,但是没多久,比三国时期战乱还激烈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了。之后就是南北乱世。南北乱世被隋文帝终结。不过,隋的统治和西晋的统一一样,都是昙花一现,隋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再度战乱。

对于汉末-隋末这段岁月的百姓来说,似乎天下太平是很遥远的话题,甚至可以用传说来形容。其实这个年月,当然,在这样的乱世,非但老百姓的性命贱如草芥,就算是皇帝其实也是朝不保夕的存在:曹魏的曹髦、西晋的惠帝、怀帝、愍帝,此外,五胡十六国的君主,被杀更是家常便饭。

其实那个年代,很多人祖孙几代人,都是在大乱世的氛围中过完一生的。

而这个乱世,是被李世民结束的。

虽然多数历史教科书都这样描述: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吞并南陈,完成对古代华夏的大一统——这是西晋以来,华夏的又一次大统一。不过,隋的统一终究是脆弱的。

在隋朝之前,华夏大地大体形成三支势力:关中士族、山东士族以及江东士族。而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中,这些士族和皇权的关系也暧昧:比如这些士族更期盼能有个保障自身利益优先的人做皇帝,并且回馈自身。但一旦皇权的利益和士族的利益产生冲突,士族和皇权就会产生斗争——比如江东士族更支持孙权割据江东,但是对于孙权北伐没兴趣,再比如东晋是司马睿逃亡到江东以后,在江东士族支持下做了皇帝,重建晋朝。江东士族很愿意为了保卫江东的利益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者,但是,对于晋廷的北伐,江东士族是不大愿意支持的:毕竟,晋廷的花费来自世家大族的支持。江东士族为了自己不熟悉的中原,而消耗真金白银,这一点江东士族接受不了。所以,东晋的很多北伐,都因为江东士族的拆台而功败垂成。

当然我说的是大致情况。

而隋朝的统一,其实本质上依旧是关中士族支持下的杨坚,对山东士族、江东士族的压制,而山东士族和江东士族对于这种被征服的情况必然是不满的——杨广在隋文帝在位时期,就密谋过:如果夺取太子地位失败,那自己就撤退到江东,恢复南北对峙的局面。从这不难看出,杨广相信自己会取得江东士族的支持。

2、隋唐的统一

隋文帝在世的时候,天下还勉强太平。隋文帝死后,杨广继承皇位,杨广在位期间推行暴虐统治,整个隋朝都起来造杨广的反。甚至本来支持杨家的关中士族也开始造杨坚的反。李渊父子在取得关中士族支持以后,建立唐朝。

当然,当时山东士族(河北士族,两者有重叠)也选择了代理人来参与天下角逐:比如窦建德就是例子。

其实在这之前,北周和北齐的战争,可以理解成关中士族和山东士族的战争。最终关中士族取得胜利。如今隋末天下大乱,山东士族觉得有必要重新放手一搏。而实际上,在唐朝统一战争中,在窦建德统治故地花费的成本最大,所以可见当地的士族对关中士族的反感。

李渊在位第五年左右,唐统一天下。不过,此时的唐朝会不会如同之前的隋朝、西晋那样,短暂的统一就陷入崩盘,还真是未知数——毕竟连续数百年的战乱,让多数人都觉得和平是很脆弱的,战乱才是常态。

3、结局

李世民在夺取政权成为新的唐朝皇帝以后,有感于前朝得失,因此开始考虑平衡术手段。比如李世民开创科举,在保障关中士族利益的同时,并且分配部分权益给山东士族、江东士族,保证了唐的稳定。在李世民的革新之下,之后唐朝有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东汉末年以来的大动乱也由此被真正终结。

只是,百余年后,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这些。而安史之乱的背后,也是有当地士族支持的……

来源:人文之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