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届哈佛MBA毕业生中,23%的人在离校三个月后仍然处于待业状态,未能拿到录用通知书(Offer),而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10%,也就是说哈佛MBA毕业生的失业率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多。
转载:寰宇商业时间
活动预告+录取大数据分析报告
正文
根据《华尔街日报》近期的报道,2024届哈佛MBA毕业生中,23%的人在离校三个月后仍然处于待业状态,未能拿到录用通知书(Offer),而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10%,也就是说哈佛MBA毕业生的失业率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多。
这并非哈佛商学院的独有现象,美国顶尖商学院都正面临同样的困境。据统计,美国Top 15商学院中,2024届MBA毕业生三个月内就业率同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至 84%。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相比,这一比例下降了8个百分点。
曾几何时,哈佛、沃顿、INSEAD等全球顶级商学院的MBA学位被视为通往商业成功的黄金门票,是无数怀揣商业梦想者竞相追逐的目标。它不仅代表着深厚的商业知识储备、广阔的人脉资源网络,更象征着令人艳羡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丰厚的经济回报。然而,时过境迁,曾经风光无限的全球商学院MBA教育,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01
起高楼、宴宾客
MBA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彼时美国步入工业化阶段,企业对科学管理的需求愈发强烈,促使了MBA教育的诞生。
1900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塔克商学院创立,推出首个商业领域的高级学位——商业科学硕士,这便是MBA的前身。190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正式设立全球首个MBA学位项目,MBA教育正式诞生。
二战后,世界迎来难得的和平时期,美国经济蓬勃发发展,催生了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美国各高校一度拥有数百个MBA项目。
随后其他国家也先后开始引入MBA教育,并从此风靡全球。1950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开设首个位于美国以外的MBA 项目;次年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也跟进设立首个非洲的MBA项目;1953年,印度社会福利与工商管理学院在加尔各答推出亚洲首个MBA项目;1957年,INSEAD商学院在法国创立,推出欧洲首个MBA项目。
全球商学院的MBA教育也在发展中不断迭代更新,逐渐形成了以案例教学、领导力培养等为特点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并根据全球商业的前沿趋势不断将可持续发展、商业伦理等最新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招生数量攀升
MBA项目在自我完善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以美国这一MBA教育的发源地和引领者为例,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申请MBA项目的人数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各大商学院收到的MBA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哈佛商学院每年收到的申请数量超过8000份,斯坦福商学院的申请人数也超过6000份,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MBA学位被视为通向成功的捷径,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
学费一路上涨
与申请人数一同增加的还有一路水涨船高的学费。
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顶尖学府的MBA学费令人咋舌。哈佛商学院2000年左右的学费就高达每年4万美元以上,而到了2024年更是突破了7.6万美元,涨幅惊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费也毫不逊色,2020年的学费超过了7.4万美元。
在中国,MBA学费上涨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全日制MBA项目为例,2011年为12.8万元,2013年涨到16.8万元,2017年之后则稳定在19.8万元。而非全日制MBA项目的费用更为高昂,2024年为36.8万元,2025年则涨到41.8万元。
但天价学费并没有吓退申请者。一方面,具有门槛的学费成为商学院筛选入学生源的重要手段,即仅欢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精英学生加入校友圈子,构建人脉关系网络;另一方面,学费水平也体现出MBA学位的稀缺性,成为学位价值的象征,反而吸引着更多的人竞相追逐。
就读哈佛商学院MBA需要花费的成本构成及具体明细(图源&数据:HBS)
高薪就业无忧
在就业市场上,MBA毕业生也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他们往往在金融投资、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等高薪岗位就业。
QS全球雇主调查数据显示,在瑞士,MBA毕业生的平均基本工资高达105656 美元,并且还有18%的年度奖金。加拿大的MBA毕业生平均薪资位列全球第二,基本工资高达91587美元,并有16%的年度奖金。
在美国,MBA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十分可观,基本工资高达90187美元,并有12%的年度奖金。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MBA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获得高薪,还能在各个行业的关键岗位上施展才华。无论是金融领域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还是科技行业的巨头企业,都对MBA毕业生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回报。
因此,虽然MBA学费很高,但毕业后一两年就能回本,实属一项不错的教育投资。
美国顶级商学院2019年MBA毕业生按职位划分的基本薪资中位数(数据:IIM)
02
眼见它楼塌了
但自从疫情以来,各国的MBA项目都遇到重大挑战,热度不及以往,人们对于MBA的热情正在快速消退。
在招生方面,商学院MBA申请人数下降明显。美国研究生管理招生委员会(GMAC)数据显示,美国MBA课程申请人数连续多年下降。在2020年春季结束的学术周期中,美国商学院收到的申请数量比前一年下降了9.1%,2023年的申请人数较2019年减少了10%以上。
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等顶尖学府也未能幸免,哈佛商学院2023年的申请人数较2019年下降了15%左右。
近年来,由于MBA项目申请人数持续下滑,一些顶尖商学院的招生负责人纷纷离职,这一现象无疑给MBA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哈佛商学院MBA项目近年来的申请人数(数据:HBS)
在就业方面,MBA学位也褪去了金色招牌,原本备受商界追捧的顶尖商学院精英被毫不留情地抛弃,MBA毕业生正感受到求职市场的凛冽寒意。
如本文引言所示,哈佛商学院2024年MBA毕业生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毕业三个月后仍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在2023年为20%,在2022年仅为10%,表明哈佛MBA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正在增长。
其他名校也好不到哪儿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BA毕业生三个月的失业率为22%、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则为20%。此外,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毕业生面临类似的就业困境,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MBA毕业生的失业率近年来增加了两倍。
与此同时,英国、欧洲等其他地区的商学院也未能幸免,MBA教育的热度逐渐冷却,面临着生源减少、就业困难等诸多挑战。曾经象征年薪百万入场券的商学院文凭,正在就业寒冬中瑟瑟发抖。
那么,曾经辉煌的MBA教育究竟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如今的困境?
企业需求减少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MBA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不断、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谨慎。
以美国为例,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胀、高利率时代,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因此在招聘时更加谨慎。许多企业不仅减少了招聘数量,还提高了招聘门槛,更加注重候选人的实际技能和经验。这使得缺乏实践经验的MBA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咨询公司、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以往的大雇主们纷纷缩减招聘规模,面向MBA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锐减。麦肯锡2024年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招聘的MBA人数从前一年的71人降至33人,而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和摩根史丹利、高盛等顶级投行也都在不停裁员并冻结人员编制,减少了包括MBA在内的招聘。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与其用高薪聘请一个“开盲盒式”的MBA毕业生,不如直接挖角一个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客户资源的老手。
2024年,美国劳动力市场白领就业机会整体下降,顶级商学院的失业率翻倍。许多MBA毕业生发现,曾经热门的就业领域如今门槛变高,机会变少,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就业前景变得异常迷茫。
投资性价比低
高薪就业机会的减少让MBA高昂的学费变得令人望而却步,这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降低,性价比也不再理想。
在美国,就读MBA的平均成本为每年6.18万美元,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行榜前十的商学院全日制MBA每年学费至少要7万美元以上。在哈佛商学院读完两年的MBA,包括学费、医疗保险、房租和其他各种生活费用在内的总成本甚至高达22.5万美元。
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此高昂的费用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企业缩招使得毕业生赚回学费、偿还贷款变得遥遥无期,人们在做出教育投资决策时会更加谨慎。
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许多人面临着失业、降薪等经济压力,不得不推迟或放弃继续深造的计划。
美国顶尖商学院2024届MBA毕业生毕业后三个月内失业率(图源&数据:WSJ)
其他人才替代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对商业领域的影响日益深远。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对具有理工科背景和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相比之下,传统的MBA毕业生所具备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某些领域显得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许多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可以被自动化程序所取代,这对中层管理岗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往,中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协调和执行上级的决策,处理日常的管理事务。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简单的管理任务,如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都可以由智能系统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使得企业对中层管理者的需求减少,而这些岗位往往正是MBA的主要就业方向。
此外,近年来,专业学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MBA之外,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专业学位项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因此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以金融硕士为例,该专业学位项目专注于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金融行业的工作需求。相比之下,MBA的课程设置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不如金融硕士等专业学位项目。这使得许多学生在选择深造时,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学位项目,从而导致了MBA生源的分流。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培训和在线教育的兴起也对MBA教育形成了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内部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因此,许多企业加大了对内部培训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一些大型企业甚至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
在线教育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各种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线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价格相对较低,这使得许多人更愿意选择在线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因素都使得 MBA 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美国顶尖商学院MBA毕业生失业主要原因
03
精英教育的价值博弈
这场就业地震暴露了MBA精英教育的脆弱性——当科技巨头能在一夜间裁掉数千人,当ChatGPT、Deepseek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传统商科教育的护城河正在快速干涸。
全球商学院MBA教育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生源减少、就业困难等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源于经济波动、科技发展等外部因素,也与MBA教育自身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
芝加哥大学就业指导主任的感慨意味深长:“我们教会学生分析财报,却没教会他们分析算法推荐逻辑。”或许这场危机最终会催生商科教育的“转基因”革命。
在课程设置方面,商学院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开设人工智能与商业决策、大数据分析与市场营销、云计算与企业运营等课程,让学生了解这些新兴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或者更近一步,将MBA教育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进行合并,培育具备“商业思维的工程师”。也许MBA毕业生没有工程师受欢迎,但懂技术的MBA一定比纯理科生更具有优势。
通过课程革新,融入新兴技术课程,加强与企业合作,MBA教育能够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特色发展,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优势,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引入国际师资和教学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教育质量。
MBA教育诞生至今已经100多年,其间也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但都通过自我革命而实现新生。如今,又到了破茧重生的时间点,商学院的教授们是时候给自己的组织把把脉、拟定一份战略规划报告了。
当金字招牌开始生锈,这场关于精英教育的价值博弈才刚刚开始。但只要是博弈就必然会有洗牌和牺牲,谁先完成迭代升级,谁就能逃出生天。
数据透视未来:本申请季唯一不容错过的线下讲座——2025美本RD放榜录取数据解读和趋势分析!现场领取福利:2025美本申请大数据分析报告2025美本及多国申请工具书QS全球MBA&商科硕士排名揭晓:MIT重夺BA桂冠,斯坦福稳坐MBA第一!
找不到工作的名校MBA
毕业即失业!今年连哈佛和斯坦福MBA也难以幸免......
来源:米高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