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的天空湛蓝如洗。5点整,兵工厂的汽笛刺破宁静,裹着头巾的女工涌入车间,手指翻飞组装炮弹引信;操场上,小学生们举着比人还高的竹枪,嘶吼着刺向草人靶子的心脏;中学男生在港口搬运炸药箱,掌心磨出血泡,女生低头擦拭机枪零件。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的天空湛蓝如洗。5点整,兵工厂的汽笛刺破宁静,裹着头巾的女工涌入车间,手指翻飞组装炮弹引信;操场上,小学生们举着比人还高的竹枪,嘶吼着刺向草人靶子的心脏;中学男生在港口搬运炸药箱,掌心磨出血泡,女生低头擦拭机枪零件。
8点10分,数百名学生列队高呼“为天皇效忠”,竹枪直指苍穹。五分钟后,B-29轰炸机“艾诺拉·盖伊”投下的原子弹“小男孩”在580米高空爆裂,6000℃的高温火球吞噬了整座城市。
这座城市早已被铸成战争机器。广岛并非无辜的“和平之城”,而是日本陆军本土防卫的核心枢纽。作为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所有派往中国、东南亚战场的日军均从广岛宇品港起航。
码头日夜装卸军火,三菱重工船厂里女工焊接战舰零件,陆军被服厂缝纫机昼夜轰鸣,每颗螺丝、每件军装都流向侵华战场。
更讽刺的是,毁灭并非毫无预警。早在7月下旬,美军飞机撒下六千万份传单,用日文警告:“这座城市将遭彻底摧毁,请立即撤离!”然而传单或被主妇撕碎踩进泥泞,或被揉成纸团丢进垃圾桶。甚至有妇女堵门怒斥丈夫:“胆敢逃离战场,我立刻切腹明志!”
全民皆兵的真相
原子弹落下的那一刻,广岛已无纯粹平民。
女性被深度绑上战车。15至40岁未婚者强制编入“女子挺身队”,在军工厂流水线上组装弹头;怀孕女工勒紧腹部推运弹药车,汗水滴在滚烫的水泥地。教师和护士每日必须“打卡”签到,缺勤即遭处分。
而“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的成员更狂热:她们在车站缝制“武运长久”旗帜,为出征士兵制作护身符,甚至游行支持“一亿玉碎”计划。
学生则沦为战争消耗品。根据《战时教育令》,小学生参观军工厂“励志”,中学生每周完成12小时军工劳动。爆炸当天,广岛女子商业学校的学生正拆毁民宅建造防火带;广岛文理大学的学生协助海军计算弹道,他们生产的武器最终射向中国平民。
连老人儿童也难逃劫数:白发老者颤抖练习拉手榴弹引信,准备“与美军同归于尽”;孩童头戴钢盔持木棍防空演习,被灌输“为天皇牺牲如樱花凋落般光荣”。
民意数据揭开更残酷现实:1945年6月调查显示,92%的广岛市民支持“本土决战”;7月“竹枪训练”吸引近半市民自愿参加。这种狂热源自数十年洗脑,神道教祭祀将侵略神圣化,“教育敕语”把效忠天皇刻进骨髓。当整个社会系统性地将平民转化为战争工具,“无辜”早已失去意义。
生死时刻
原子弹爆炸后,广岛化为焦土。火焰吞噬街道时,一名陆军大佐拖着断腿爬进防空洞,却用军刀逼退试图进入的平民学生:“帝国军人优先!”
而在另一条街道,朝鲜劳工李宗根被冲击波掀翻在地,醒来时发现头部伤口已生蛆虫。母亲含泪为他挑出蛆虫时哭喊:“想结束痛苦除非死去!”,只因他们是“二等公民”,无处可逃,也无药可用。
日本政府的反应更令人心寒。爆炸后数小时,东京广播电台宣称“广岛遭陨石撞击”,严密封锁真相。当长崎在8月9日再遭核爆,军部仍叫嚣“本土决战”,甚至计划将天皇转移到长野地下堡垒,用一亿国民性命作赌注。
直到苏联红军横扫关东军,天皇裕仁才在8月15日通过广播宣布投降,而这段录音,竟由躲过核爆的广岛电台技术人员修复完成。
“受害者叙事”的陷阱
战后日本将核爆塑造为“单纯受害”符号,却刻意割裂前因后果。每年8月6日,广岛和平公园钟声回荡,但纪念馆展板上找不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也看不见731部队从广岛转运活体实验记录的档案。
曾在广岛陆军医院工作的军医中村明子坦言:“我们救治过从南京回来的士兵,他们袖口沾的血渍比核爆伤痕更刺眼,但这些从不敢提。”
数据揭露双重标准:日本政府累计向8.4万“被爆者”发放医疗补贴,却拒绝赔偿数万名在广岛遭核爆的朝鲜劳工。幸存者竹冈智佐子晚年参加和平运动时直言:“政府利用我们的伤痛掩盖侵略责任,当我参观北京抗战纪念馆,看到中国婴儿趴在母亲尸体上找奶吃的照片,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战争之痛。”
这种选择性记忆,使日本教科书关于核爆的记述仅剩一行字,而对南京大屠杀的表述暧昧不清。
和平钟声里的警示
广岛焦土上最早萌发的新芽,竟是剧毒的夹竹桃,这种在核辐射中顽强存活的植物,开着艳丽的花却暗藏致命毒素,恰似对战争本质的隐喻。当李宗根在2000年终于公开韩裔身份参加纪念仪式,他举着的标语写着:“死去的朝鲜人也是人”。
真正的和平反思,必须直面历史的完整链条。曾参与投弹的美军飞行员加肯巴赫晚年坦言:“我从不后悔结束战争,但若日本早接受《波茨坦公告》,一切本可避免。”
而广岛原爆资料馆前馆长高桥昭博的警告更振聋发聩:“当教科书把侵略史实删成脚注,下一代人只会重复灾难!”
结语
原子弹的蘑菇云消散74年后,广岛市中心重建的商业街霓虹闪烁。但若细看和平公园纪念碑,会发现刻着这样一行小字:“请安息吧,过去的错误不再重复。”
这“错误”二字,既指核武器的毁灭,也包含将平民锻造成战争齿轮的疯狂。当我们在黑色相框里凝视那些举着竹枪冲向虚拟敌人的孩童照片,终将明白比核爆更可怕的,是让整个民族忘记为何走向毁灭的深渊。
来源: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