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明军为何挡不住10万清军?南明弘光政权3个月就垮台,真相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4:30 1

摘要:史可法站在扬州薄如纸片的城墙上,望着远方滚滚烟尘,手中的战报抖得厉害——江北四镇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大军,没放一箭,全降了清军!

史可法站在扬州薄如纸片的城墙上,望着远方滚滚烟尘,手中的战报抖得厉害——江北四镇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大军,没放一箭,全降了清军!

曾经号称百万的南明军队,在清军铁骑面前,怎么就这么不堪一击?

1645年4月,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派多铎带10万清军南下,打南明弘光政权。

此时的南明,虽说不算兵强马壮,但明面上的军队,号称有40万以上,甚至有人说总兵力能到百万。

可谁能想到,短短不到3个月,南明弘光政权就塌了。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惊人真相?

01 百万大军竟是“注水肉”?南明兵力的水分有多离谱

南明弘光政权刚建立时,纸面上的军力看着吓人。

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张口就说自己有80万兵,就算打个对折,也有40万。

江北四镇的总兵——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四个人手里的兵,说起来不下20万。再加上郑芝龙兄弟的军阀部队和各地残兵,南明总兵力直接喊出“百万”的口号。

可历史狠狠打了脸。

多铎攻破南京后,给清廷的奏报里写得明明白白:江北来投降的南明官兵,有23个总兵、47个副将,马步兵一共23万8300名。

这还只是江北的降军,数量已经是多铎大军的两倍多!

可就是这“两倍于清军”的兵力,为何连一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02 四镇兵力全是“空架子”?虚报吃空的真相太残酷

江北四镇是南明最核心的防御力量,按说该有12万左右的兵。但实际情况,让人头皮发麻。

根据明代档案记载,刘泽清在崇祯十五年九月,能用的兵只有6000人。后来就算扩军,实际兵力也远不到3万——可满清后来故意把他的兵力吹成4万,往南明脸上“贴金”。

高杰镇更离谱,名义上有3万人,实际只有2万。而且这2万人里,还混了大量“没用的兵”和吃空饷的“虚名”。

南明官员李清在《三垣笔记》里,把话说得特别重:江北四镇这些部队,“不知汰无用,核虚名”——从不淘汰废兵,也不查那些虚报的名额,全是自欺欺人!

03 军队成了军阀“私产”?南明的致命隐患早埋好了

南明军队不光数量虚,质量更差。这些兵大多握在军阀手里,早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烦。

江北四镇怎么来的?不是靠打清军、收复失地立功,而是在立皇帝这件事上,帮朱由崧(弘光帝)当了皇帝,有“拥立之功”。

所以他们敢嚣张地说“天子乃我辈所立”,从此变得骄横跋扈,谁都管不了。

南明朝廷没办法,只能答应:各镇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收税养兵。

这一下,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又回来了——江淮四镇不光能收税,还能管当地民政,完全成了“土皇帝”。

史可法气得大骂:“斩四镇之头,悬于国门!”可骂归骂,他没任何办法——这些军队早成了将领的私产,朝廷根本调不动!

04 清军都快打过来了,南明还在“窝里斗”?这操作太自杀

清军都快兵临城下了,南明内部却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了刀兵。

弘光政权从建立那天起,就没摆脱党争的坑。东林党和阉党的旧仇没了断,先是为了“谁当皇帝”吵,接着又为了“谁掌权”斗,根本不管外敌。

更荒唐的是,左良玉直接带大军顺江而下,直逼南京喊着“清君侧”,要跟朝廷对着干。

南明没办法,只能把抗清的主力调过来,去拦左良玉——这一下,北方的清军正好钻了空子,顺顺利利南下。

江北四镇和左良玉忙着内斗,多尔衮趁机让清军主力压境。南明的军阀们,把该用来抗清的力气,全耗在了窝里斗上!

05 二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南明的耻辱比战败更丢人

清军南下时,最让人震惊的不是战败,而是南明军队的“集体投降”。

多铎给清廷的奏报里写着:来投降的南明总兵有23人、副将47人,马步兵一共23万8300名——这已经超过了多铎、阿济格两路清军的总和!

南明总兵刘良佐,带着整整10万大军,没打一仗就降了;刘泽清更窝囊,清军一压境就逃去海上,最后还是乖乖去淮安投降。

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更绝,带着15个总兵、大概10万兵马,全给清军缴了械。

曾经喊着“百万大军”的南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土崩瓦解了!

06 扬州城破、忠臣殉国:南明最后的骨气,藏在这两个人身上

在一片投降潮里,也有硬骨头。

黄得功是江北四镇里,唯一死战到底的总兵。清军刚渡过长江,弘光帝朱由崧就扔下南京跑了。

黄得功当时在芜湖驻防,还想着迎回弘光帝。没多久,他带着兵在荻港跟清军死战。

这时候,已经投降的刘良佐在岸上喊他投降,黄得功气得大骂,结果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喉咙——他没等清军抓,自己抽刀自杀了。

还有史可法,在扬州只带了几千人抵抗。扬州的城墙特别窄,连大炮都没法放,史可法只能在城墙和民房屋顶之间架木板,勉强防御。

清军用重型红衣大炮轰城,史可法的幕僚记着:清军打进来的炮弹,重十斤四两!

这么猛的攻击下,扬州很快就破了,接着就发生了历史上血淋淋的“扬州十日”。

清军进扬州后,多铎下了屠城令,曾经繁华的扬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南京的弘光帝呢?还在沉迷酒色,根本不管国事。最后他被俘时,还是被南明的降将田雄活捉的。

南明的故事,其实早就把道理说透了:内斗比外敌更可怕,虚胖的兵力不如精干的队伍,面子工程再好看,也挡不住真刀真枪。

历史从不会因为“数字华丽”,就手下留情。

你觉得南明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内斗,还是军力虚胖?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为什么南明弘光政权没有如南宋那样,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呢?##南明弘光政权#​​

来源:爱分享哎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