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文献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 《JAMAInternalMedicine》,2022年,第182卷,第3期:“降压药物的长期使用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 《柳叶刀·全球健康》(TheL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 《JAMAInternalMedicine》,2022年,第182卷,第3期:“降压药物的长期使用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柳叶刀·全球健康》(TheLancetGlobalHealth),2021年,第9卷,第6期:“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治疗的现状与过度医疗”
“你根本不需要吃降压药”——这句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医生,我血压高,要不要马上吃药?”
“医生,我爸妈都有高血压,我是不是得早点预防?”
“医生,我吃降压药好多年了,能不能停?”
每天在门诊,我都会被这些问题轰炸。高血压,确实是个“国民病”,但你知道吗?很多人的高血压根本不需要吃药!
是的,你没看错,降压药不是万能药,更不是每个人都要吃的!
很多人被“高血压”这三个字吓得不轻,生怕自己哪天突然脑溢血倒下,于是乖乖地去医院,医生一量血压,“哎呀,140/90了,得吃药!”然后,一吃就是一辈子。
但问题是,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吃药真的能救命吗?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被严重“夸大”的高血压治疗真相!
“高血压”=“必须吃药”?你可能被忽悠了!
你知道吗?高血压的定义,其实是人定的!
几十年前,高血压的标准是160/100,后来变成150/95,再后来140/90,现在甚至有些指南建议130/80就算高血压。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原本是健康人的人,只因为标准变了,就变成了“高血压病人”!
这就像以前60分算及格,后来改成70分才算及格,结果一堆原本“及格”的学生突然变成了“不及格”!
这合理吗?
医学界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柳叶刀》的一篇研究就指出,140/90以下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和吃药差不多,但副作用更少!
换句话说,你可能根本不需要吃药!
“降压药”真能救命?有时候,它可能是“隐形杀手”!
很多人一听医生说“高血压容易引发脑梗、心梗、肾衰竭”,吓得立刻开始吃药,甚至终身服用。
但你知道吗?降压药,真的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血压降得太低(低于120/70),老年人反而更容易发生脑供血不足,甚至增加中风风险!
为什么?
因为血压是维持人体供血的“水泵”,如果血压降得太低,脑子供不上血,反而容易晕倒、跌倒,甚至诱发脑梗!
所以,血压降得越低不等于越健康!
很多降压药是“利尿剂”,通过排尿来降低血压。但问题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增加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有些降压药会影响心率,导致心跳过慢,甚至诱发心律失常!
这就像你开着一辆车,油门本来好好的,非要给它按个限速器,结果车子跑不动了,发动机也坏了。
你以为在“保护”自己,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哪些人真的需要吃降压药?别被忽悠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降压药,那到底哪些人必须吃呢?
如果你的血压已经到了160/100以上,并且出现了头晕、胸闷、视力模糊等症状,那确实需要药物干预,否则可能会增加中风风险。
比如曾经得过心梗、脑梗的患者,他们的血管已经很脆弱了,这时候血压太高,会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所以这类人群必须控制血压。
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的血管本身就很脆弱,如果血压过高,很容易加重病情,所以这类人群也需要用药控制。
但对于仅仅是血压轻微升高、没有明显症状的健康人来说,吃降压药反而可能弊大于利!
“不吃药,血压怎么降?”3个方法,比吃药更靠谱!
如果你属于轻度高血压,或者只是短暂性血压升高,别急着吃药,试试这3个方法,可能比药物更管用!
中国人的饮食普遍太咸!据统计,中国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
盐吃多了,血压自然高。减少盐的摄入,不到一个月,血压就能降下来!
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的人,血压平均下降8-10mmHg!
这和轻度降压药的效果差不多!
所以别懒了,每天快走30分钟,你的血管会感谢你!
熬夜=慢性自杀!很多年轻人熬夜玩手机、打游戏,结果白天血压飙升。
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让血压升高!
所以,别熬夜,每天睡够7-8小时,你的血压会自然稳定!
最后总结一下!
1. 高血压不是绝症,很多人根本不需要吃药!
2. 降压药不是万能药,血压降得太低反而更危险!
3. 运动、饮食、睡眠,比药物更重要!
别再被“高血压”吓唬了,真正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别让他们被“过度干预”坑了!
来源:李医师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