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拿高工资,必须要学习的电工知识 懂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7-11 04:10 1

摘要:引脚号名称方向功能说明1CD (Carrier Detect)输入载波检测( modem 接收到信号)2RXD (Receive Data)输入接收数据(设备←外部)3TXD (Transmit Data)输出发送数据(设备→外部)4DTR (Data Ter

引脚号名称方向功能说明1CD (Carrier Detect)输入载波检测( modem 接收到信号)2RXD (Receive Data)输入接收数据(设备←外部)3TXD (Transmit Data)输出发送数据(设备→外部)4DTR (Data Terminal Ready)输出设备就绪(通知 modem 可通信)5GND (Ground)-信号地线(参考电平)6DSR (Data Set Ready)输入外部设备就绪(如 modem 已准备)7RTS (Request To Send)输出请求发送(设备→外部)8CTS (Clear To Send)输入允许发送(外部→设备)9RI (Ring Indicator)输入振铃指示(modem 检测到来电)关键点:常用引脚:实际通信只需 TXD(3)、RXD(2)、GND(5) 即可(简易连接)。硬件流控:需使用 RTS(7)、CTS(8) 控制数据流。方向:以设备(如计算机)为参考(输入=外部→设备,输出=设备→外部)。DB25:老式设备可能使用 25 针,但功能类似(如 DB25 的 2=TxD,3=RxD)。额定电压(Voltage):如 380V电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三相电机通常为380V,单相为220V)。额定电流(Current):如 5.8A电机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入电流。额定功率(Power):如 3kW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非输入电功率)。频率(Frequency):如 50Hz电源标准频率(国内50Hz,部分国家60Hz)。接法(Connection):如 △/Y△形(三角形)接法用于低电压,Y形(星形)接法用于高电压(如380V△接,660VY接)。步骤:断电,短接电容放电(避免触电)。用万用表电容档(或电阻档)测两极。判断:电阻档:指针先摆动后回∞ → 正常;电容档:显示值与标称值接近(如1.5μF±10%)→ 正常;无反应或显示0 → 失效/短路。步骤:通电,用电压档测电源输入点(如7805稳压芯片输入/输出端)。判断:输入12V,输出5V → 正常;无输出或电压异常 → 电源故障。一、千分尺的结构固定套筒(主尺):标有主刻度线(每格1mm)和半刻度线(0.5mm)。微分筒(副尺):旋转一周移动0.5mm,圆周分50格,每格=0.01mm。测砧与测微螺杆:夹持被测物体,旋转微分筒推进螺杆。看微分筒左侧主尺露出的最大整数刻度(单位:mm)。注意:若主尺半刻度线(0.5mm)已露出,需额外加0.5mm。
示例:主尺露出刻度5mm,且半刻度线未露出 → 5.000mm。主尺露出刻度5mm,且半刻度线露出 → 5.500mm主尺读数 + 微分筒读数
完整示例:主尺:5.500mm(含半刻度)微分筒:0.280mm最终读数 = 5.500 + 0.280 = 5.780mm型号前缀含义应用场景符号含义示例说明QF断路器(空气开关)QF1:1号主断路器QS隔离开关QS2:2号隔离开关KM接触器KM3:3号电机接触器符号含义符号含义L1/L2/L3三相火线(U/V/W或A/B/C)N零线PE保护地线(黄绿双色)WC暗敷在墙内(线路敷设方式)

并联电容的总容量等于各电容之和:

C总=C1+C2+C3+⋯+CnC总=C1+C2+C3+⋯+Cn

两个电容并联:
C1=10μFC1=10μF,C2=20μFC2=20μF
C总=10μF+20μF=30μFC总=10μF+20μF=30μF耐压值:如果 C1C1 耐压 25V,C2C2 耐压 50V,则并联后耐压仍为 25V(取最小值)。

串联电容的总容量计算公式(类似于电阻并联):

1C总=1C1+1C2+1C3+⋯+1CnC总1=C11+C21+C31+⋯+Cn1

如果只有两个电容串联,可以简化为:

C总=C1×C2C1+C2C总=C1+C2CC2

两个电容串联:
C1=10μFC1=10μF,C2=10μFC2=10μF
C总=10×1010+10=5μFC总=10+1010×10=5μF耐压值:如果 C1C1 和 C2C2 耐压均为 50V,则总耐压 ≈ 100V(但实际电压分配取决于容量)。

三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

I=P3×U×cos⁡φ×ηI=3×U×cosφ×ηP

其中:

II:额定电流(A)PP:额定功率(kW,需转换为W:×1000)UU:线电压(V,通常380V)cos⁡φcosφ:功率因数(通常0.75~0.85)ηη:效率(通常0.8~0.9)

取常见值:

U=380VU=380Vcos⁡φ=0.85cosφ=0.85η=0.88η=0.88

计算1kW电机电流:

I=10001.732×380×0.85×0.88≈2AI=1.732×380×0.85×0.881000≈2A

由此可得经验公式:

电流(A)≈2×功率(kW)电流(A)≈2×功率(kW

例如:

(1)电压变化:

电压降低时,电流会增大660V系统时,该比例会变为约1.15倍

(2)功率因数变化:

功率因数越低,电流越大空载时cosφ可能低至0.2,电流增大

(3)效率变化:

"千瓦电机两个流,三八零伏最常见;
功率因数效率算,估算就用这经验。"

这个2倍关系是工程实践中总结出的简便估算方法,实际应用中建议以电机铭牌数据为准,特别是在非标准电压或特殊工况下。

公式可改写为:

P=电线截面积×6×220P=电线截面积×6×220

到底哪个好呢,评论区留言。

来源:热闹山丘o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