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橘子”竟卖千元一个?这场荒诞闹剧该收场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5:34 1

摘要:什么东西腐坏变质,身价反而百倍爆增?那只能是最近冲上热搜的“发霉橘子”了。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发霉橘子”腐烂越厉害,越值钱!标价几十元甚至上千元不等。部分卖家标注:“发霉橘子”可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解释了其高价销售的“合理性”。

什么东西腐坏变质,身价反而百倍爆增?那只能是最近冲上热搜的“发霉橘子”了。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发霉橘子”腐烂越厉害,越值钱!标价几十元甚至上千元不等。部分卖家标注:“发霉橘子”可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解释了其高价销售的“合理性”。

某二手交易平台截图

而后,笔者又在某社交分享类平台上,发现了“发霉橘子提取青霉素”的词条,下面甚至有详细教学,如何制作“发霉橘子”,不少网友跟帖“学到了”。确实,这笔“生意”低成本,高回报,十分诱人。

某社交分享平台截图

眼看“发霉橘子”培育开始走热。不少业内专家出来辟谣了:实验所用的“发霉橘子”需要专业培养。来源不明的橘子,其霉菌种类和生长状态未经专业检测,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既然如此,那销售平台上“发霉橘子”几万的浏览量又是怎么来的?是否有真实的交易记录呢?对此,平台相关人员表示:“很多人挂这个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真卖橘子,而是给自己引流的一种手段。”

至此我们明白了,“发霉橘子”并不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而是一场披着"科学实验"外衣的“荒诞剧”。其产生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网民把微生物实验等同"厨房DIY"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互联网商家有意为之的“引流手段”。

但实际上,这看似不经意、无所谓成功与失败的小尝试,却夹杂着致病风险。某些社交平台博主为了吸粉,将复杂的生物制药过程描述成“简单几步”,用"低成本创业"的话术编织“可以轻松暴富”的幻觉。

不可否认,互联网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认知面,但流量为王催生的“畸形”网络经济生态,近年来也开始状况频发:成本只要14元“复活丹”,以6980元的高价卖给渴望健康的老年人;不含任何羽绒成分的羽绒服,以99元的低价卖给喜欢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这些在外人看来十分“荒诞”的噱头,由于抓住了特定人群的心理,不仅营销成功,还拥有大量的“粉丝”追随。

不仅如此,“发霉橘子”也同时暴露了电商平台监管的缺失,为什么可以虚标价格,实现引流?这其中是否存在电商平台为了吸引商家入驻,纵容灰色地带的野蛮生长的可能?

当"发霉橘子"的闹剧在流量狂欢中愈演愈烈,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阈值也正在不断降低。想要扭转这一局面,我们急需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和生态。教育部门、主流媒体应加强相关科普,破除"偏方崇拜";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对出现失实传播的网络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网络平台更应强化自身的导向责任,加强监管和筛查,优化仅靠流量和算法运行的推送机制。

只有当公正、理性之光穿透流量迷雾,才能避免下一个“发霉橘子”出现并危害网络生态。

来源:中国蓝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