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说唐全传》里,他被塑造成阴险狡诈、害死英雄罗成的小人,形象黑得彻底。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苏定方却是一位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卓越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民间故事和小说中,人物形象常常被夸张和虚构,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苏定方,这位唐初战功赫赫的名将,就是典型例子。
在《说唐全传》里,他被塑造成阴险狡诈、害死英雄罗成的小人,形象黑得彻底。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苏定方却是一位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卓越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苏定方,是通过小说《说唐全传》。小说中,罗成是战无不胜的英雄,而苏定方则成了害死罗成的反派。罗成中了苏定方的计谋,最终万箭穿心而死。从此,苏定方在小说中被彻底抹黑。
但历史上的苏定方完全不是这样。他本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15岁时,他就跟随父亲征讨叛贼,展现出非凡的勇武和胆识。隋朝灭亡后,苏定方先后投靠窦建德和刘黑闼,但因选错主公,屡次更换阵营。刘黑闼败亡后,苏定方心灰意冷,归隐故乡。直到贞观年间,他才再次出山,担任匡道府折冲,开始了为大唐效力的生涯。
从先锋到冷板凳苏定方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了李靖的赏识。在征讨东突厥时,李靖任命他为先锋。苏定方率领200骑兵,趁着大雾突袭突厥,成功吓跑了颉利可汗,为唐军大胜立下头功。战后,苏定方被授予左武侯中郎将。
然而,此后20年,苏定方的仕途却停滞不前。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因为他在征讨东突厥时纵兵掠夺,遭到御史弹劾。加上当时唐朝名将如云,苏定方只能坐冷板凳。但他并未消沉,坚信自己终会再次发光。
三战灭三国的辉煌唐高宗时期,苏定方终于迎来了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公元655年,他随程名振征讨高句丽,斩杀千余人,被封为右屯卫将军。随后,西突厥兴兵来犯,苏定方随程咬金出征。在战斗中,他率领500骑兵突袭突厥大军,击退数万敌军,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然而,副将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假传圣旨,夺走了指挥权。王文度下令唐军不得追击,导致战功流失。更糟糕的是,他还主张屠杀归附的胡人,苏定方坚决反对,但王文度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唐军无功而返。战后,王文度被削为平民,程咬金被罢官,而苏定方因坚守原则,升任行军大总管。
公元657年,苏定方再度出征西突厥。他冷静指挥,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巧妙分兵,最终大败突厥,生擒贺鲁可汗,彻底灭亡西突厥。战后,苏定方被封为邢国公。
此后,苏定方又率军平定西域叛乱,击败都曼,将唐朝版图扩展至伊朗高原。公元660年,他跨海征讨百济,迅速攻破百济都城,生擒国王扶余义慈,百济灭亡。苏定方因此被誉为“三战灭三国”的名将。
晚年与身后公元661年,苏定方再次征战高句丽,但因漠北叛乱,唐军被迫撤退。公元667年,苏定方在西北前线去世,终年76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然而,这位战功卓著的名将,却在清代小说中被抹黑成残害忠良的反派。明朝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苏定方设计害死罗成的情节被后世沿用,导致他的形象彻底扭曲。幸好有史书为苏定方正名,让他的传奇故事得以真实流传。
苏定方的一生,纵横万里,灭三国、擒三主,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不朽功勋。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后人勇往直前、坚守原则的激励。
来源:神经外科周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