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上,宁夏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为支点,向世界亮出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开放名片:10年,1300项先进适用技术、109个双边协议、8个海外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1个多边联合工作组,上千家国际国内协作单位织就一张跨越23个时区的“科技丝路
时光的车轮缓缓向前,中阿技术转移合作之路“走”了10年。
10年,是时间刻度上“出走”的一个个数字,是中阿不断深化技术交流合作的印证。
10年,从贺兰山东麓到尼罗河畔,从塔克拉玛干到鲁卜哈利,一项项“中国方案”沿着8条绿色弧线落地生根,结出甘甜的果实。
如今,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上,宁夏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为支点,向世界亮出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开放名片:10年,1300项先进适用技术、109个双边协议、8个海外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1个多边联合工作组,上千家国际国内协作单位织就一张跨越23个时区的“科技丝路网”。
(一)
2015年,宁夏节水灌溉企业首赴埃及,与埃及农业公司达成合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助力当地农业发展;2019年,宁夏大学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共建旱区节水灌溉联合实验室,3年培训本土技术人员500余名,把论文写在了撒哈拉金色沙丘上;2021年,大会集中发布十大主推科技成果,其中,草坪节水灌溉技术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场的成功应用,中国技术如此鲜活地走进了全球聚光灯下;2023年,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卡塔尔有关机构签订中卡“一园两中心”建设及光伏智慧农业技术转移合作协议,双方在卡塔尔建设的光伏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光伏农业一体化技术,助力卡塔尔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
10年,一座“看不见的桥”从宁夏“跨越”阿拉伯半岛,桥上走过的不仅是设备、数据和标准,更是信任、友谊与共同的未来。
展望未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将聚焦阿拉伯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科技创新需求,围绕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协作机制,降低创新要素流动壁垒,促进先进技术落地应用,让科技惠及中阿人民,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个10年,这张“宁夏名片”将在更广阔的世界地图上,写下新的绿色注脚。(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贺紫瑞 马丽)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