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胃不舒服,老觉得是吃坏了,其实胃里可能早就“住”进了幽门螺杆菌。这个细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多数是通过口口相传,比如一家人共用餐具、不讲卫生的时候传染的。
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慌:还能吃饭吗?
其实不是不能吃,而是有些东西最好别吃,吃了只会让胃越来越遭罪。
很多人胃不舒服,老觉得是吃坏了,其实胃里可能早就“住”进了幽门螺杆菌。这个细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多数是通过口口相传,比如一家人共用餐具、不讲卫生的时候传染的。
它喜欢“窝”在胃的内壁上,像是在那盖了房子,还不断释放一种特殊的酶,能把胃酸中和掉。胃酸是用来杀菌的,它一中和,胃就变成了细菌的天堂。结果呢?胃黏膜被慢慢破坏,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胃炎、胃溃疡,甚至是更严重的问题。
早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很多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最多就是饭后胀、嘴里发酸、早上起床口臭这些小毛病,很容易被忽略。可一旦发展下去,胃的“表皮”被细菌啃得差不多了,就会开始胃痛、反酸、恶心、食欲不振。
有些人觉得肚子饿得快、吃一点就饱,还以为是肠胃功能好,其实可能是胃出问题了。更有不少人是检查身体时才发现的,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
一听说自己胃里有细菌,很多人开始乱补,喝蜂蜜水、吃生蒜、喝碱水,什么偏方都试。这些方法不仅没效果,有些反而会让胃更痛苦。
食物不能杀菌,但能影响细菌的活跃程度。吃得对,能帮胃减轻负担;吃得不对,就像是给细菌送“营养餐”。
有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吃多了却会让幽门螺杆菌越长越欢,胃越来越糟。
先说腌萝卜、咸菜这类咸得发齁的东西。它们里面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里会和蛋白质反应,生成一种叫“亚硝胺”的东西。研究发现,长期吃这种东西,胃癌风险会明显升高。
再说辣条、麻辣泡面这类重口味零食。它们不仅刺激性强,还含很多添加剂和油炸残留物,一进胃里,就像在伤口上撒盐,原本受伤的胃黏膜很难愈合,细菌反而更活跃。
还有一类是碳酸饮料,比如可乐、雪碧、汽水。这些饮料含大量糖分和气体,会让胃酸分泌异常,整个人肚子胀得难受。胃一胀,幽门螺杆菌就像找到“新天地”,繁殖得更快。
不少人一查出阳性,就开始节食,甚至只喝稀饭、吃白馒头,想着“不给细菌吃的”。其实胃也和人一样,饿久了没力气,胃黏膜就更脆弱。
长期吃得太清淡,反而让胃酸分泌紊乱,胃的自我保护力下降。尤其是只吃稀饭的人,胃里空荡荡的,胃酸直接腐蚀胃壁,时间久了更容易出溃疡。
相比起来,吃一些容易消化、又能保护胃的东西,比如南瓜粥、山药泥、煮鸡蛋,反而更有帮助。它们能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让胃不那么容易被细菌破坏。
很多人吃了三联药、四联药,觉得“杀菌”就完了,结果过几个月复查,还是阳性。其实问题往往出在嘴上:该忌口的不忌,吃药的时候还照样吃烧烤、喝啤酒。
药物确实能杀菌,但胃里环境不好,细菌又会卷土重来。就像扫地一样,扫完又乱扔垃圾,等于白忙活。
治疗期间,医生通常会开抗生素和抑酸药,吃药时间至少要坚持两周以上。期间一定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胃一受累,药效也打折。
幽门螺杆菌不是什么“一个人的事”,它很容易在家庭成员间传播。尤其是用筷子给孩子夹菜、共用牙杯、共喝一碗汤这些习惯,都是传染的“通道”。
有研究发现,夫妻之间,幽门螺杆菌的互相感染率能达到70%以上。所以当一个人查出阳性,最好的做法是全家人都去查一查。如果都阳性,就要一起治疗,避免“你好了我又传你,来来回回治不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代表就要过上“水煮白菜”的生活。关键是吃得清淡又营养,帮胃修补、减轻压力。
可以多吃点蒸南瓜、煮豆腐、煮鸡蛋、胡萝卜泥、白米粥这些容易消化的东西。水果里,苹果、香蕉、木瓜比较温和,也适合吃。但一定要记得洗干净,最好削皮。
还有一个小习惯很重要:饭要吃慢一点,别狼吞虎咽。吃太快,胃还没准备好,食物就进来了,就像没准备好的地基硬塞了重物,容易塌。
很多人治好了之后就放松警惕了,觉得从此高枕无忧。其实胃黏膜受损之后恢复得很慢,就像墙皮掉了一层,虽然重新刷了漆,但稍微一碰还是容易脱。
所以治好后的一两年,最好每年做一次呼气检测或胃镜检查,看看有没有复发。也别一恢复就立刻大吃大喝,把胃当成“铁胃”来使,结果又把细菌请了回来。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林国乐,刘京红,王立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24,52(2):56-60.
[2]黄敏,王洁,张晓燕.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传播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3):305-309.
[3]周莉,韩光,李志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观察与饮食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25,41(5):712-715.
来源:健康科普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