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许是为了想掩盖点什么,简直可以去掉“也许”,就是为了遮掩住过去26天的尴尬,8月26日,武汉大学精心筹备了“迎新生直播活动”,为此还不惜动用了政府的力量。然而它翻车了。翻车不是因为直播没人看,而是关注武汉大学的人太多了。
也许是为了想掩盖点什么,简直可以去掉“也许”,就是为了遮掩住过去26天的尴尬,8月26日,武汉大学精心筹备了“迎新生直播活动”,为此还不惜动用了政府的力量。然而它翻车了。翻车不是因为直播没人看,而是关注武汉大学的人太多了。
8月26日的武汉大学迎新生直播活动的在线观看人数至少有16.5万人次,然而开播不到十分钟,便不得不关闭了评论区,半小时后,便狼狈收场了。
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网友在直播间纷纷刷屏这样的内容:
“有牛皮癣可以来校吗?”
“女生能直接保研吗?”
“现在还来得及吗?”
“湿疹可以去吗?”
“图书馆开放吗?”
“26天了,怎么还没调查出结果?”
80%以上的评论都是冲着26天前武大的“肖杨事件”来的。“肖杨事件”,在法律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肖同学是冤枉的,杨同学是在诬告,当年武大给肖同学的处分是错误的。此时,武大理当站出来给肖同学一个说法,然而至今武大把头埋在沙堆里,就是憋气不吭。
公道自在人间,全国人民都替肖同学打抱不平,都在翘首以待,等待武大还给肖同学一个公平,可是武大就是捂着盖着不说话,用沉默与时间来应对眼前的一切。可是,蠢笨的武大领导,偏偏在这个时候搞了个“迎新生直播”,本来可能是想用这样的新鲜玩意儿来遮掩过去的丑陋,但是他们事先没有想到,有直播就有评论区,评论区正好给那些满肚子“愤愤不平”的网友一个出气的通道,于是“翻车”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必然。
由这件事看,现在的武大决策者智商真的不怎么样。首先在处理“肖杨事件”上决策就非常地错误。法院结论一出,面对汹涌的舆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真相公布给大家,然后根据真相做出恰当的处理,才能消除舆情。
可是,武大决策者却采取捂着盖着的策略,用保持沉默的办法来应对舆情。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想象与猜测,于是杨同学论文的事件出现在网上了,于是杨同学给辅导员的电话录音也出现在网上了,于是有人提出“武大领导有三怕”的论调也出来了:一是怕担责;二是怕反击;三是怕牵连。“三怕”论者认为武大内部暗藏中种种龌龊,不敢士人。
看看,这就是捂着盖着的后果,越是捂着盖着,越是易于引发别人的想象与猜测,本来没有的事,在网上都可以给你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类连想象带猜测的东西弄到网上去,当事人跳进黄河也是洗不清的
这便是捂着盖着的恶果。
武大决策者智商不怎么样的第二个表现便是不该搞什么直播,这一做法太蠢了。捂着盖着、不愿承认错误的做法,必然会压制民情,蓄积冤情,如此的情绪像是压在岩石的熔浆,不能给它半点缝隙,否则便会喷发出来。就在如此情形之下,武大去搞直播,就等于给熔浆开了一道缝隙,岩浆能不喷发吗?“翻车”也就成为了必然。
此次“翻车”再次点燃关于武大的舆情。上次面对舆情,已经犯了错误,现在新的舆情由来了,武大该怎么办?我以为无论如何不能再捂着盖着了,否则后果会更加严重。
面对舆情,捂着盖着是最蠢的做法,老百姓要求不高,就是想知道事件本末,告诉他们纠结了,可是,不少人不懂这个道理,不想把自己的丑陋一面暴露给大家,可是掩盖能解决问题吗?反而使事情更糟糕。
武大这次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很有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