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历朝所设、所属行政区划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07:59 4

摘要:梁广县属巴州大谷郡;始宁县属巴州遂宁郡;难江县属巴州北水郡;曾口县属巴州归化郡;义阳县属巴州义阳郡;其章县属巴州哀戎郡;平州县属北巴州北巴西郡。

秦朝时期: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巴郡宕渠道、阆中县。

西汉时期: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益州巴郡阆中县、宕渠县。

新朝时期: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庸部巴郡阆中县、宕渠县。

东汉时期:

东汉和帝永元中:

置汉昌县,治所在今巴中市。

汉昌县属益州巴郡。

三国时期:

今巴中市先属:

蜀汉:

益州巴西郡汉昌县。

后属:

魏国:

益州巴西郡汉昌县。

西晋时期: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置平州县,治所在今平昌县。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梁州巴西郡汉昌县、平州县、岐惬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

今巴中市主要先分属:

成汉:

后分属:

东晋:

梁州北巴西郡汉昌县、平州县、岐惬县。

南朝宋时期:

废汉昌县。

改平州县为平周县。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梁州北巴西郡平周县;梁州宋熙郡宋安县。

南朝齐时期: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北魏时期:

置江州,治所在今巴中市恩阳镇。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

置巴州,治所在今巴中市。

南朝梁时期: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

复改平周县为平州县。

置梁广县,治所在今巴中市。

置始宁县,治所在今巴中市东南。

置难江县,治所在今南江县八庙镇。

置曾口县,治所在今巴州区曾口镇。

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恩阳区恩阳古镇。

置其章县,治所在今巴州区奇章街道。

南朝梁大同中:

置东巴州,治所在今南江县北。

梁广县属巴州大谷郡;始宁县属巴州遂宁郡;难江县属巴州北水郡;曾口县属巴州归化郡;义阳县属巴州义阳郡;其章县属巴州哀戎郡;平州县属北巴州北巴西郡。

西魏时期:

西魏大统中:

析始宁县置诺水县,治所在今通江县。

西魏废帝时期:

置白石县,治所在今通江县东北。

西魏恭帝时期:

改江州为万州。

恭帝三年(556年):

改东巴州为集州。

改难江县为盘道县。

今巴中市主要分属:

梁广县属巴州大谷郡;始宁县、诺水县属巴州遂宁郡;盘道县属巴州北水郡;曾口县属巴州归化郡;义阳县属巴州义阳郡;其章县属巴州哀戎郡;白石县属巴州其章郡;平州县属隆州盘龙郡。

北周时期:

改平州县为同昌县。

置曲细县,治所在今南江县长赤镇。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

废万州。

天和五年(570年):

符阳县徙治今通江县涪阳镇。

置难江县,治所在今南江县。

集州徙治难江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

改梁广县为化城县。

化城县属巴州大谷郡;始宁县、诺水县、同昌县属巴州遂宁郡;盘道县属巴州北水郡;曾口县属巴州归化郡;义阳县属巴州义阳郡;其章县属巴州哀戎郡;符阳县、白石县属巴州其章郡;难江县属集州平桑郡。

隋朝时期:

隋开皇初:

曾口县徙治今曾口镇北。

开皇三年(583年):

废诺水县。

开皇九年(589年):

改同昌县为归仁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

改义阳县为恩阳县。

开皇末:

改曲细县为长池县。

隋大业初:

废集州。

大业三年(607年):

改巴州为清化郡。

化城县、曾口县、盘道县、归仁县、始宁县、恩阳县、长池县、符阳县、白石县、其章县属清化郡(巴州);难江县属汉川郡(梁州)。

清化郡(巴州)还辖:清化县、安固县、伏虞县、永穆县。

唐朝时期:

唐武德元年(618年):

复置集州。

复改清化郡为巴州。

置平桑县,治所在今南江县西南。

置大牟县,治所在今南江县西南。

武德二年(619年):

置广纳县,治所在今通江县广纳镇。

武德七年(624年):

白石县徙治县西北。

武德八年(625年):

复置诺水县。

置壁州,治所在诺水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

废平桑县。

清化县徙治今南江县西南。

贞观二年(628年):

复置平桑县。

贞观六年(632年):

废长池县、平桑县。

贞观十一年(637年):

盘道县徙治县东北。

贞观十七年(643年):

废恩阳县。

武周证圣元年(695年):

白石县徙治今通江县东北。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复置恩阳县。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

置七盘县,治所在今巴中市西北,一说在今恩阳区花丛镇。

武周神龙元年(705年):

曾口县徙治今巴州区曾口镇曾溪。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置太平县,治所在今通江县洪口镇。

唐天宝元年(742年):

改巴州为清化郡。

改集州为符阳郡。

改壁州为始宁郡。

改诺水县为通江县。

改太平县为东巴县。

唐乾元元年(758年):

复改清化郡为巴州。

复改符阳郡为集州。

改始宁郡为壁州。

唐宝历元年(825年):

废盘道县,后复置;废广纳县、其章县。

唐大中初:

复置广纳县、其章县。

化城县、盘道县、曾口县、归仁县、始宁县、恩阳县、其章县、七盘县、清化县属山南西道巴州(清化郡);难江县、大牟县属山南西道集州(符阳郡);通江县、符阳县、白石县、广纳县、东巴县属山南西道壁州(始宁郡)。

巴州(清化郡)还辖:清化县。

五代十国时期:

今巴中市先后属:

前蜀、后唐、后蜀。

北宋时期: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

废归仁县入曾口县。

废广纳县、东巴县入通江县。

废始宁县入其章县;废盘道县。

乾德五年(967年):

废大牟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

废七盘县入恩阳县。

熙宁五年(1072年):

废集州、壁州。

废其章县入曾口县。

废清化县入化成县。

废符阳县、白石县。

化城县、难江县、恩阳县、曾口县、通江县属利州路巴州。

南宋末:

分通江县为上、下通江县,上通江县治所在今通江县,下通江县治所在今通江县东北。

元朝时期: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

废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入曾口县。

废难江县、恩阳县入化成县。

元至正四年(1344年):

复置通江县,治所在今通江县东北。

化城县、曾口县、通江县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广元路巴州。

明朝时期:

废曾口县。

明洪武中:

通江县徙治今通江县。

洪武九年(1376年):

废化成县入巴州。

降巴州置巴县。

明正德九年(1514年):

复升巴县为巴州。

正德十一年(1516年):

于废难江县置南江县,治所在今南江县。

通江县、南江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巴州。

清朝时期:

通江县、南江县、巴州属四川省保宁府。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

改巴州设巴中县,治所在今巴中市。

巴中县、通江县、南江县属四川省川北道。

民国三年(1914年):

改川北道为嘉陵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撤嘉陵道,辖县直属四川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巴中县、通江县、南江县属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析巴中县江口镇置平昌设治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改平昌设治局置平昌县,治所在今平昌县。

新中国时期:

1950年:

巴中县、通江县、南江县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巴中中心县委;平昌县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

1952年:

撤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属四川省。

1953年:

撤巴中中心县委,巴中县、通江县、南江县直属达县专区。

1968年:

改达县专区为达县地区。

1993年:

设四川省巴中地区,辖巴中县、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改巴中县设县级巴中市,由巴中地区代管。

2000年:

撤巴中地区。

设地级巴中市。

改县级巴中市为巴州区。

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属巴中市。

2013年:

析巴州区设恩阳区。

巴中市辖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巴中市:

2000年,撤巴中地区,设地级巴中市。

1993年,设巴中地区,因地区驻县级巴中市而得名。

1993年,改巴中县设县级巴中市。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州置巴中县。

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巴中县,地居三巴之中,有巴中之号,故名。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巴州。

《寰宇记》卷138巴州:盖取古巴国以为名。

巴州区:

2000年,改县级巴中市设巴州区,因古为巴州,故名。

恩阳区:

2013年,设恩阳区,因古为恩阳县而得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义阳县为恩阳县。

相传,当时义阳县有人当街殴打祖母,地方官员认为有失人伦,遂改义阳为恩阳,寓指子孙后代要报亲长的恩德。

通江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诺水县为通江县。

《寰宇记》卷140通江县: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南江县: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于废难江县置南江县,以境内南江为名。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难江县,以境内难江为名。

《太平寰宇记》难江县:因江水难涉,故以难江名。

难江因江水难涉而得名,后改称南江。

《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巴江条下:南江源出米仓山,亦自县治前而南与巴江合,盖二水即巴江上流也。

平昌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平昌设治局置平昌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平昌设治局,由古平州县、同昌县各取一字为名。

北周时期,改平州县为同昌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始置平州县,治所在今平昌县。

《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县,因县界平州水为名。

《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水,东北自广纳县界来,南流经县东五里,又南合北水。

来源:华夏文明hxw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