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次榆中的泥石流灾害之后,关于榆中的灾后重建也开始提上了日程,对于榆中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快灾后的重建,彻底提升改造榆中的基础设施,将更多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向榆中盆地集聚,完成榆中县域经济的升级。
这一次榆中的泥石流灾害之后,关于榆中的灾后重建也开始提上了日程,对于榆中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快灾后的重建,彻底提升改造榆中的基础设施,将更多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向榆中盆地集聚,完成榆中县域经济的升级。
就按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西北的气候越来越暖湿化,类似这一次的这类极端天气会增加,陇中和陇东南的山区发生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的概率在增加,就这次榆中的灾后重建来说,全部就地安置已经没有了可能,只能分散安置。
01
因此,从榆中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于这一次的灾后重建,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将受灾群众分别安置在榆中县城、高新区定远园区、兰州生态创新城和就地安置,采取两种方式安置受灾群众。
为什么要这么安置?首先对于受灾严重的地区,继续就地按时就是巨大的隐患,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些群众的发展问题,而且还可能带来后续的风险。只有受损失较小的区域,可以考虑继续就地安置。
而分别安置在榆中县城、生态创新城和高新区定远园区,既可以让移民享受跟市民一样的教育、医疗服务,又可以较为方便的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真正为受灾群众的长远做打算。
而这几年随着定远园区和生态创新城的建设,确实有不少就业机会适合受灾的老百姓,在这些地方,可以更为方便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再次重建的死循环。
而异地重建对整个榆中副中心建设则可以增加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目前榆中发展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地指标的问题,异地重建可以将更多的用地指标用在榆中县城、定远园区和生态创新城,可以更好的统筹榆中的发展。
02
而这一次灾后重建,更重要的是要彻底理顺榆中县、高新区和生态创新城之间的关系,要实现1+1+1>3效果,彻底激发高新区和生态创新城的活力,建设兰州副中心。
同时,站在榆中县的角度,一方面要积极承接主城区的产业外溢,例如雁滩的拆迁改造,榆中要积极承接相关产业,壮大自身的实力。
其次,榆中要积极推动谋求省府和兰州市的支持,在榆中规划建设一个500亩甘味农产品加工集散物流中心,通过甘味农牧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直播和中央厨房,借势甘味的发展,为榆中带来大产业。
同时要支持榆中启动兴隆山5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这一次泥石流,兴隆山景区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既然如此,那就下定决心支持兴隆山创建5A级景区,通过大兴隆山景区的建设,带动整个兴隆山大景区的发展,彻底解决兴隆山景区的发展和部分群众的就业工作。
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主城区到兴隆山的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打通兴隆山的旅游通道,完成兴隆山-石佛沟旅游环线的建设,完成榆中旅游设施的整体升级。
03
对于榆中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机会,整合高新区、生态创新城和榆中县的力量,全面推进榆中西部百强县的创建。
在玉门之后,甘肃最有希望冲刺西部百强县的县域就是榆中和瓜州,而随着高新区管委会搬迁定远,榆中冲洗西部百强县有了国家级开发区额助力。
另一方面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也继续加码生态创新城,兰州生态创新城需要更多的支持。每年兰州大学都会被各种网曝,这种舆论环境不利于兰州大学的发展,对兰州的发展也是负面作用。
因此省府需要继续支持兰州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支持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到夏官营建设新校区,彻底完成生态创新城大学城的建设。
其次通过夏官营站的改造和104省道的改造,彻底提升兰州生态创新城的交通基础,在产业方面,生态创新城也需要继续谋划,提升生态创新城的产业发展势能。
总之,对于这一次的重建来说,榆中就是要通过这一次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专项,然后借力省府和兰州市的支持,将人口和产业向整个榆中盆地集中,彻底完成榆中发展的升级,全力以赴冲刺西部百强县,让整个榆中成为兰州乃至甘肃发展的增长极。
榆中,加油!
来源:大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