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螃蟹病”4大信号!守护骨骼健康,别让生命“被啃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09:57 2

摘要: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患者中位生存期从3年延长至10年,疾病逐步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 关注骨髓瘤,守护骨骼健康

每年3月是国际骨髓瘤关爱月

旨在呼吁公众关注多发性骨髓瘤(MM)

这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患者平均年龄较西方国家更低(约57岁)

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期,我院血液肿瘤科医生来跟大家科普下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内容

▼▼▼

警惕多发性骨髓瘤——“螃蟹病”的四大信号

多发性骨髓瘤被称为“银发血液杀手”,其核心症状可归纳为“CRAB”(螃蟹病):

C(高钙血症):血钙升高,导致口渴、多尿、意识模糊。

R(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水肿,甚至肾衰竭。

A(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B(骨病):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从“绝症”到“慢病”

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患者中位生存期从3年延长至10年,疾病逐步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1. 西医突破

靶向药物清除“坏蛋白”,干细胞移植延长生存期。达雷妥尤单抗等药物纳入医保,减轻经济负担,结合中药增效减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

2. 中医特色

以“补肾活血、扶正祛邪”为核心,通过中药(如补肾活血方)、针灸、食疗等缓解骨痛、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减少西药副作用。规范化疗联合中药扶正(如人参、黄芪),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减少复发。

中医防治骨髓瘤的特色方法

1. 中药调理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将骨髓瘤分为不同证型,然后针对性地开具方药。中药不仅能抑制骨髓瘤细胞的生长,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效】温肾壮阳,益髓生精,培元生血。

【适用】辨证属于阳虚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男子精室虚寒所致的不育不孕、阳痿等。

2. 针灸推拿

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存在末梢神经损害,表现为手足末端麻木。取穴上,以手足末端穴位为主,如足部的太溪、行间、商丘、照海、解溪、大钟、昆仑、申脉等;手部的八邪、阳溪、合谷等穴为主。

3. 中药外治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明显,在化疗初期,配合中药膏药贴服治疗,配合红外线治疗仪,以起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早筛早治,中西医协同抗癌

1. 高危人群筛查

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贫血或肾功能异常,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

2. 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坚持用药,结合中医调理维持机体平衡,延缓复发。

来源:幻影爱微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