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开始“特别军事行动”,旨在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人民,让乌克兰“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你往往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果。
三年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开始“特别军事行动”,旨在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人民,让乌克兰“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会是场快速的闪电战。俄军从好几个方向进攻,想速战速决。
但结果是乌克兰抵抗很顽强,加上西方不停地援助,俄军在基辅附近没法前进,3月底就从北部撤退了。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乌冲突一开始,俄罗斯就想快点解决问题。
普京和俄罗斯的将领们估计是觉得2014年克里米亚的事能重演,希望很快就能打垮乌克兰的抵抗意志。
但事与愿违,乌克兰没投降,反而表现出很强的抵抗决心。到2022年3月底,俄军不得不从乌克兰北部撤走,转头去攻打南部和东部。
马里乌波尔从2022年3月开始被围,到5月20日才被完全控制,这场仗让双方都损失惨重。这场战役也说明俄乌冲突会持续很久,而且会很残酷。
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到了夏天,乌克兰靠着西方给的武器开始反击。
2022年9月,在哈尔科夫地区,乌军一个星期就收复了很多地方。这表示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不是俄罗斯单方面进攻了。
巴赫穆特争夺战从2022年8月打到2023年5月,打了整整9个月,成了一场消耗战。这个小城成了俄乌双方的“绞肉机”,双方都投入了很多人,损失也很惨重。
2024年,冲突更加激烈,乌克兰部队8月打进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俄罗斯就用高超音速导弹反击。
战火烧到了俄罗斯本土,这是开战初期很少人能想到的。
图|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6日,俄罗斯,俄乌冲突持续,当地幼儿园外安装防护网以防乌克兰无人机袭击
普京想让战争拖下去,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俄罗斯边境的安全。乌克兰和北约走得太近,让俄罗斯觉得受到了威胁,所以才有了这次特别军事行动。
持久战能让乌克兰陷入困境,基础设施被毁,人口外流,经济下滑,这样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就小了。
而且,俄罗斯大量使用雇佣兵和私人武装来拖延时间,给自己机会调整策略。
但普京最大的误判,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而是低估了北约的战略耐力和西方世界一起作战的能力。
俄罗斯本来希望通过封锁粮食出口、打击基础设施让乌克兰经济崩溃,但结果却相反。
图| 当地时间2024年6月7日,乌克兰敖德萨,实验基地示范田中的麦子
到2025年,乌克兰粮食出口数据已经接近战前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乌克兰农业部都证实了这一点。
西方国家的支持不再是临时的,而是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援助体系。
乌克兰能维持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西方的支持。
俄罗斯的导弹没吓退西方,反而让他们很快建立起了完善的应对机制,国际联合扫雷、特殊的航运保险制度、替代港口和铁路的转运网络等。
当俄军打击敖德萨、雷尼等港口时,乌克兰却在西方的帮助下,建立了更多元的物流通道。
康斯坦察港、波兰铁路、多瑙河水路……一条条临时却管用的“战时生命线”慢慢形成了。
图|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6日,乌克兰南部敖德萨地区,俄乌冲突持续,当地港基础设施遭到袭击
在军事援助方面,乌克兰西部边境的铁路线一直畅通,一列列装满军火的火车从波兰顺利进入乌克兰。
波兰热舒夫机场成了美军运输机的中心,不停地把补给送到前线。这和俄罗斯只能靠朝鲜、伊朗等伙伴提供炮弹和无人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俄军在战术上也做了调整和进化。2025年8月23日深夜,俄军用FAB-500滑翔制导炸弹准确击中了沃尔昌斯克指挥中心,展示了新的打击能力。
这种“发现就摧毁”的作战方式,说明俄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战场信息。
图| “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
乌军前线部队从集结到被消灭的平均时间缩短到了72分钟,比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系统3小时的部署时间快多了。
俄军开始用无人机+滑翔炸弹的组合,打造“空中狙击手”。UMPK滑翔制导炸弹改装成本才2万美元,却能准确打击50公里外的目标,性价比很高。
到了2025年,俄军在东部保持压力,但整体情况还是拉锯战。联合国报告显示,前线平民的伤亡在增加,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最近,俄乌冲突又升级了,哈尔科夫方向成了新的热点。
俄罗斯计划增兵3万,准备在这个地区发动三线攻势。
图| 当地时间2025年8月4日,顿涅茨克地区,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武装部队第93独立机械化旅士兵坚守前线阵地
乌克兰军队也紧急行动起来,重整防御,希望能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俄罗斯国防部8月26日说,俄军各部队的进攻继续对乌克兰军队的人员、装备和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在过去一天里,乌军损失了超过1200名士兵、大量武器装备、5座电子干扰站和8个弹药、物资和燃料库。
同时,乌军用火炮和无人机攻击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等前线地区以及克里米亚等地。
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8月26日凌晨袭击了克里米亚,让俄方的军用后勤设施瘫痪。
打了三年多,普京可能终于明白了,俄军打了这么久还是赢不了乌克兰的真正原因。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这场战争不再只是俄乌之间的冲突,而是俄罗斯和21世纪现代战争体系的一次碰撞。
那种靠军团推进、能源威胁、导弹恐吓的老办法,已经不管用了。
乌克兰能撑下去,不仅仅是靠勇气和抗争精神,更是靠一个完整、协调、可持续的现代战争支持系统提供的力量。
俄罗斯虽然有传统军力的优势,但在防空系统和战场情报方面有很多不足。
乌克兰则用低成本的无人机,配合有限的中远程导弹,实现了不对称作战的效果。
普京在2025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很少见地承认被西方骗了,说北约国家曾经答应俄罗斯,绝对不会再向东扩张一步,但冷战结束后,北约又进行了多次东扩。
图|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2日,乌克兰基辅,北约秘书长吕特访问乌克兰,并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普京把北约东扩称为“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集结了3万兵力,准备发动三线攻势,乌军紧急重整防御。
在战场外,黑海上乌克兰的货轮还在来来往往,2025年前7个月通过海上临时走廊出口的货物达到了3380万吨。
俄罗斯方面可能终于明白了,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纯比拼兵力和武器,更重要的是技术适应能力、国际舆论的较量和持久承受力。
参考资料:
1.《俄乌战事焦点转向顿巴斯,未来战局有可能更加激烈》2022-11-15 06:39 | 来源:环球网
2.《第四笔贷款到账 乌克兰获欧盟40.5亿欧元援助》2025-08-22 21:52 | 来源:财联社
3.《俄称控制一居民点 乌称击落俄无人机》2025-08-28 07:40 | 来源:极目新闻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