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副产品摊最是热闹,有人捧着圆润的秋月梨,笑着问摊主“甜不甜,是不是本地种的”,筐里还摆着福田白菊花饼,透着清香;卖菜农妇递上自种的沙瓤番茄让客人尝鲜,称完菜总顺手抓把香菜或葱段免费塞进袋里,透着实在劲儿。
8月27日
黄土岗镇杉洼村的早集
在第一缕阳光中苏醒
村民们背着竹篓、骑着三轮车
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水泥路边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
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乡村生活画卷
农副产品摊最是热闹,有人捧着圆润的秋月梨,笑着问摊主“甜不甜,是不是本地种的”,筐里还摆着福田白菊花饼,透着清香;卖菜农妇递上自种的沙瓤番茄让客人尝鲜,称完菜总顺手抓把香菜或葱段免费塞进袋里,透着实在劲儿。
摊主邓禾苗告诉记者,到了播种的季节就卖菜籽,其他季节卖相应的产品,他们去了黄土岗、福田河、三河口、阎家河还有中馆驿、宋埠,几乎麻城各个乡镇走遍了。
小吃摊香气能飘半条街,煤炉上的炸货滋滋作响,金黄的炸丸子、酥脆的炸藕盒在油锅里浮沉,更有麻城特色的炸肉糕,外皮焦香内里软嫩,油香混着食材本味格外诱人。
摊主何明金介绍道,自己从2019年开始摆摊。早上六点就有人陆陆续续来,一直到中午12点左右,9点到10点左右的时候人是最多的。
衣裳摊前,中老年棉衬衫叠得方方正正,竹篮里的小孩塑料凉鞋沾着薄灰,旁边鞋摊上的布鞋、胶鞋按码排得整整齐齐,都是街坊常穿的样式。工具摊透着股硬朗气,锄头木柄被磨得发亮、铁头泛着寒光,镰刀刃口亮得能照见人影,竹箩筐篾条细密紧实,尼龙绳圆盘被太阳晒得泛着油光。
村民李成荣说每个月的7号和27号都会过来看一下,遇到中意的就买,这就是赶集。
麻城乡镇的市集众多,这些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麻城的乡村正以赶集为纽带,编织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幸福图景。这蓬勃的烟火气,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也是百万麻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最佳诠释。
【留言福利来袭!
“麻小布”包包等你拿】
为感谢粉丝们的热情支持
专属福利放送!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