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元神”之后,就需要学会观照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7 17:05 2

摘要:在每个人的身心之中,有先天清净无染的元神,也有后天被污染后形成的“识神”。它们本来只是一个,却因为认知不同,导致有的人可以明悟它清净的本质,认得“元神”为主宰,认得“元神”为主宰的,我们称之为“明心悟道”;而有的人,则会一辈子误认那个“识神”为主宰,误认“识神

在每个人的身心之中,有先天清净无染的元神,也有后天被污染后形成的“识神”。它们本来只是一个,却因为认知不同,导致有的人可以明悟它清净的本质,认得“元神”为主宰,认得“元神”为主宰的,我们称之为“明心悟道”;而有的人,则会一辈子误认那个“识神”为主宰,误认“识神”为主宰的,佛家称之为“认贼作父”!

重新订正《道德经》原文,一字一句重新解读

通过读书,可以发现古人老早已经帮我们梳理清楚了元神与识神的概念。元神,就是每个人先天的本元,这个本元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有着“见闻觉知”的作用,这个本元没有母体,也没有具体形象,所以又称它为“无”,一切的宇宙时空万事万物都从这个“无”中诞生,像天上的闪电一样,出生的同时又消灭,复归于无。

而这个“识神”,则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自主意识,以为起心动念的主体就是这个脑筋意识,以为这个肉体以及精神的种种感受就是生命的意义,为了维持这个肉体的存活,同时也为了享受“美好”的精神感受,脑筋意识不断的指挥身体向外去抓取事物,分别、取舍,一步一步,陷入了“恒常”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道德经》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通过读书,认知了这个事实真相,认得了“元神”的本来面目,下一步,还需要学会“非恒”的功夫,像小鸟一样,飞出“恒常”的陷阱,就可以摆脱“识神”对人的控制,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种“非恒”的功夫并不复杂,只是利用了“元神”本有的特性而已。

“元神”的本体虽然空无,没有任何形象可以把握,无从利用,但它一直有着“见闻觉知”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当下就在使用它阅读我这篇文章!所以要知道,摆脱“识神”控制的关键就在这里,王阳明悟道之后,提出了“致良知”的修行方法,这个“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虑而知谓之良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闻觉知”!

我写出来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见”来阅读,我开始视频直播,你可以通过听来分辨,夏天开了空调,你可以觉得凉快,看到了一位美女,你知道她很好看......这些,都是“见闻觉知”的具体应用。

《中庸》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我们时刻都在使用这种见闻觉知的作用,只是不自知而已,一般而言,当我们看到什么时,不会想到这是“元神”的作用,而是立马会分别所看到的事物的好坏是非,看看是否对我有利,有利的就想办法得到......这就叫意识的迁流,好像山洪水一样,不受控制。

而古人为我们梳理出的“非恒”的办法,与我们平时的习惯刚好相反,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主动”的去分别它们,而是当下就体认这种作用,体认这种作用就是“元神”,体认这种作用就是真正的自我,无论你当前的心境如何,只要可以一念这样来体认“元神”,清净无余的本元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观照体察,也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道德经》则称为“反也者道之动也”!

来源:崇立聊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