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疯涨全靠吹?小作文一出手,散户账户直接腰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2:43 2

摘要:上证指数飙到3800点,朋友圈全是“晒收益”的,可你打开账户一看:别人赚得盆满钵满,你却亏得想卸载软件。为啥?因为你信了“小作文”。寒武纪靠“拉满国产算力”的谣言冲上1000元,淳中科技凭“公子哥和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的狗血剧情涨200%,东方甄选被“CEO侵

上证指数飙到3800点,朋友圈全是“晒收益”的,可你打开账户一看:别人赚得盆满钵满,你却亏得想卸载软件。为啥?因为你信了“小作文”。寒武纪靠“拉满国产算力”的谣言冲上1000元,淳中科技凭“公子哥和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的狗血剧情涨200%,东方甄选被“CEO侵占利益”的假消息搞到一天市值腰斩。这些比电视剧还离谱的“内部消息”,正在把牛市变成散户的“杀猪场”。今天咱就扒开小作文的底裤:它到底是谁编的?怎么让你心甘情愿送钱?为啥证监会总像打地鼠一样打不完?

一、小作文:股市里的“传销剧本”,专门收割想暴富的散户

你以为小作文是随便敲键盘编的?太天真了!这玩意儿比传销组织的剧本还专业。造谣者不是“骗子”,是“编剧”;传播者不是“热心人”,是“免费水军”;散户不是“投资者”,是“待割的韭菜”。整个产业链分工明确,就等你上钩。

先看“剧本选题会”多讲究。政策传闻类必须带“万亿”“重磅”,比如“传证监会要降印花税”,一听就觉得能捡钱;公司经营类得戳痛点,东方甄选火的时候,造谣者专挑低调的高管下手,说“CEO侵占利益”,精准打击投资者对管理层的信任;资金动向类更绝,“顶级私募爆买”“外资扫货”,散户一看机构都进场了,能不跟着冲?最离谱的是解读包装类,“名字带龙就炒龙”“生肖属牛就买牛股”,这逻辑比“刻舟求剑”还荒诞,可就是有人信!

为啥散户总上当?因为小作文抓住了你的“暴富焦虑”。牛市里,别人都在赚快钱,你怕踏空;别人说“内幕消息”,你怕错过“阿尔法”。于是,消费贷套出来买寒武纪的朋友、追淳中科技恋爱梗的股民,明知可能是坑,也愿意赌一把:“万一真的呢?”结果呢?寒武纪澄清后暴跌,淳中科技辟谣后跌停,东方甄选散户一天亏50%。这哪是投资?这是给造谣者送人头。

二、从微信群到量化资金:小作文的“病毒式传播流水线”

小作文的可怕之处,不是编得多离谱,而是传得有多快。一条谣言从诞生到让股价涨停,可能只要10分钟。这流水线比外卖小哥送餐还高效,分三步走:

第一步,“匿名编剧”在暗处敲键盘。这些人可能是南昌居民楼里的皮包公司,也可能是境外的匿名账号,反正你找不到他。他们懂股市的“流量密码”:政策市就编政策,科技热就吹算力,连八卦都得与时俱进——淳中科技的谣言从“恋爱”升级到“怀孕”,就是为了增加“真实性”,让你觉得“都怀孕了,肯定是真的!”

第二步,“免费水军”在微信群扩散。你以为群里发“内部消息”的是好心大哥?他可能是被洗脑的散户,也可能是收了50块钱的“转发手”。更损的是大V和自媒体,为了流量,打着“市场传闻”的旗号帮着传播,给谣言贴金:“据消息人士透露”“不保证真实性,但值得关注”。这就像给毒药裹上糖衣,让你咽得心甘情愿。

第三步,“量化资金”当“跟风狗”。现在的量化策略贼鸡贼,专门监测网络舆情。小作文一火,不管真假,量化系统就把它当成“信号”:“大家都在聊,肯定有戏!”然后自动买入,股价被瞬间拉起来。散户一看“股价真涨了”,更信了,跟着追涨。等量化资金赚够了跑了,散户就成了接盘侠。东方甄选那天的“过山车”行情,就是量化和小作文联手搞的鬼——1小时市值蒸发百亿,做空的赚翻,追涨的亏哭。

三、牛市越火,小作文越疯:流动性是它的“兴奋剂”

为啥熊市里小作文没这么嚣张?因为没钱。去年9月,A股成交量才5000亿,水浅,小作文吹不动。那时候最火的是“名字带龙就炒龙”,为啥?因为实在没别的可炒了,只能玩文字游戏。可现在不一样了,日均成交额2万亿,水漫金山,连猪都能飞,何况小作文吹的“风口猪”?

流动性一充裕,散户的“赌性”就上来了。反正钱多,容错率高,亏了也觉得“牛市能涨回来”。于是,小作文的“容错率”也变高了:就算澄清了,只要你跑得快,可能还能赚点;就算亏了,也能安慰自己“运气不好”。淳中科技的股民就是这么想的:“恋爱梗虽然假,但股价涨了200%,我提前跑不就赚了?”可问题是,你能每次都跑赢造谣者和量化资金吗?人家是“编剧”,你是“观众”,剧本早写好了,你怎么可能赢?

更讽刺的是,科技股成了小作文的“重灾区”。AI、算力、芯片这些赛道,业绩验证周期长,普通散户看不懂,正好给小作文留足了“想象空间”。“传某芯片公司拿下苹果订单”“传某AI企业算力全球第一”,这些消息你没法立刻证伪,等你发现是假的,股价早就跌下来了。反观白酒股,小作文就少得多——营收、批价、库存都是明牌,你编“三季度业绩炸雷”,人家财报一出来就露馅,不好骗。

四、监管为啥总像“猫捉老鼠”?匿名+跨境+处罚轻,洞口太多了

证监会不是没管过。315央视曝光,5月最高法和证监会联手打击,封禁了1200多个大V账号。可小作文还是像杂草一样疯长,为啥?因为“洞口”太多,监管打不过来。

首先,匿名源头太难追。小作文要么来自境外匿名账号,“出口转内销”;要么来自境内皮包公司,用虚拟IP发完就删号。等监管想查的时候,人家早就卷钱跑路了。去年“机构举报游资操控市场”的谣言,查到最后是南昌一个居民楼里的空壳公司,人去楼空,你找谁追责?

其次,法律定性太模糊。“虚假信息”和“过度解读”怎么分?“讨论”和“操纵市场”的界限在哪?就算抓到人,处罚也轻得像挠痒痒。之前“华招医药网”造谣长春高新,最后就罚了几十万,对人家撬动股价赚的钱来说,九牛一毛。这种“违法成本低,收益高”的生意,谁不想干?

最后,跨部门协作太难。小作文要经过网信、公安、证监会多部门联手,可各部门数据不互通,反应速度跟不上传播速度。等你开会研究怎么处理,小作文早就收割完离场了。这就像你拿苍蝇拍打蚊子,蚊子都叮你一脸包了,你还在找拍子。

五、散户自救指南:别当小作文的“提款机”,这3招能保命

小作文虽然恶心,但也不是没办法防。记住这3招,至少能少亏一半:

第一,官方渠道查真相。交易所互动易、巨潮资讯网、公司官网,这些才是真消息。看到“传降印花税”,先去证监会官网看看有没有公告;看到“某公司拿订单”,去公司公告里搜关键词。别信微信群、大V的“内部消息”,他们要是真有内幕,早自己闷声发大财了,还会告诉你?

第二,用“常识”过滤谣言。淳中科技和英伟达八竿子打不着,凭啥因为“恋爱”就成概念股?寒武纪一年亏几十亿,凭啥值1000元?但凡有点常识,就知道这些剧情太离谱。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只有陷阱。

第三,别追“突然暴涨”的股票。小作文拉起来的股价,就像泡沫,一戳就破。看到某只股票突然直线拉升,先想想:有没有公告?有没有政策?如果啥都没有,十有八九是小作文搞的鬼。这时候冲进去,就是给别人接盘。

六、小作文不灭,A股难成熟:牛市不该是“谣言狂欢”

说到底,小作文横行,暴露的是A股的“幼稚病”:散户太多太冲动,机构不够专业,监管跟不上市场变化。牛市本该是价值投资的盛宴,现在却成了谣言的狂欢。当炒股变成猜谜语、听谣言,当股价靠小作文而非业绩支撑,这市场到底是投资还是赌博?

或许有人说:“存在即合理,小作文也是牛市的一部分。”可这合理吗?淳中科技的股民亏的钱,寒武纪的泡沫,东方甄选的腰斩,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些损失,本该用来支持实体经济,却进了造谣者的口袋。

监管层要做的,不只是“打地鼠”,更要建“防火墙”:加大匿名账号溯源技术,提高违法成本,让造谣者“赚的钱不够罚”;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让真消息跑得比谣言快;散户也要醒醒:别再幻想靠“内幕消息”暴富,投资不是赌博,慢一点,稳一点,才能活得久一点。

最后问一句:当你打开股票软件,看到那些暴涨的股票,敢不敢先问一句:“这是真的业绩,还是小作文吹的泡沫?”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赢了90%的散户。

来源:倪卫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