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围绕 “作文如做人” 展开,强调作文与做人在态度、说真话抒真情等方面的关联,立意可从剖析作文与做人的内在联系、探讨真诚在作文与做人中的重要性与体现方式、思考如何在作文与做人中坚守自我与秉持真心、研究作文的品质对人格塑造的反作用以及做人的准则对写作风格与内涵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其实,做人也是这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一、整体立意方向
材料围绕 “作文如做人” 展开,强调作文与做人在态度、说真话抒真情等方面的关联,立意可从剖析作文与做人的内在联系、探讨真诚在作文与做人中的重要性与体现方式、思考如何在作文与做人中坚守自我与秉持真心、研究作文的品质对人格塑造的反作用以及做人的准则对写作风格与内涵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引导人们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相互映照,应追求真诚、正直的品质与态度。
二、具体立意角度
文品即人品:以真为笔,书写人生华章:阐述在写作中,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无不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与深刻洞察,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诗歌,他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将社会的动荡、百姓的疾苦如实写入诗中,其诗风沉郁顿挫,字里行间尽显他对家国的热爱与对人民的同情,他的高尚人品铸就了其诗歌的伟大文品;在做人方面,秉持真诚意味着在生活的点滴中坚守道德底线,不虚伪、不做作。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以真心换真心,如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不敷衍塞责,而是真心实意地伸出援手,给予支持与鼓励,如同在作文中不堆砌华丽辞藻而空洞无物,而是用真诚的情感与行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故事。真心为墨,绘就文与人之真彩:强调无论是作文还是做人,真心都是关键要素。在作文时,只有挖掘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与生命力。例如,鲁迅的杂文,他以犀利的笔触、毫不留情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皆是源于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旧有制度、文化弊端的深刻认识,是真心促使他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做人上,保持真心让我们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随波逐流。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坚守本心,不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去迎合他人或追求虚荣,就像在作文中不会为了迎合某种潮流而扭曲自己的观点,始终以真心作为指引,在文学创作与人生道路上都能展现出真实而独特的色彩,收获真正的成长与尊重。作文与做人:诚以贯之,内外兼修:探讨作文与做人在真诚这一品质上的连贯性与相互促进关系。在写作过程中,养成真诚表达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在做人时也能心口如一。当我们在作文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文字梳理自己的价值观时,也会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言行一致。例如,一位热爱写作的人,在文章中倡导环保理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会身体力行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从节约水电、减少浪费到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反之,做人秉持真诚善良、正直向上的态度,会让我们在写作时有更丰富的素材与更深刻的感悟。在帮助他人、经历生活磨难或享受生活美好时所积累的真实情感与体验,都能融入到作文中,使文章更具深度与内涵,实现作文与做人在真诚品质引领下的内外兼修,共同提升。三、立意升华点
指出在当今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社交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社会人际交往中,真诚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考验。正确理解与践行 “作文如做人” 的理念,以真诚贯穿作文与做人的始终,对于个人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以及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和谐人际关系构建都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我们应深刻领悟作文与做人的紧密联系,在写作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在生活中坚守真诚的品格,用真诚的文字与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厚重感,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体现对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深刻洞察与担当。
“文以载道,德以修身。” 常言 “作文如做人”,此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作文与做人之间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作文,绝非仅仅是文字的肆意堆砌,实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与精神境界的生动映照;做人,亦非徒具躯壳的行尸走肉,而是需要秉持如作文般认真诚挚的态度,以真心为笔,以真情为墨,在人生的广袤画卷上勾勒出绚丽多彩且真实可信的篇章。
于文学的璀璨星空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无不深刻诠释了 “作文如做人” 的至理名言。古有屈原,心怀高洁之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在《离骚》中倾诉对楚国的炽热忠诚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其为人刚正不阿,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以投江之举彰显其高尚气节;今有杨绛先生,她一生淡泊名利,在文字的世界里默默耕耘,其作品如《我们仨》,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家庭生活的点滴,展现出她对家人深深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豁达与睿智。她为人谦逊温和,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善良。这些文学大家,无论是在笔端的尽情挥洒,还是在为人处世的点滴之中,皆以自身的言行完美诠释了作文与做人的高度契合。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的重重迷雾,至今仍能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根源便在于他们将自己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毫无保留地融入到了每一个精心雕琢的文字之中,使读者在品味佳作的同时,亦能真切感受到作者高尚的灵魂与独特的人格魅力。
反观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作文与做人的本真却时常在喧嚣与浮躁中迷失方向。一些人为了追逐功名利禄,在作文时不惜违背良心,弄虚作假,或抄袭拼凑,或胡编乱造,以华丽空洞的辞藻堆砌出看似高深莫测却毫无内涵与真情实感的文章。这种行径,恰似那镜花水月,虽能在一时之间蒙蔽众人的双眼,收获些许虚假的荣耀与利益,但其本质却如那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究难以经受住时间的无情考验,最终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沦为历史的尘埃。而在做人方面,同样也有一些人在物欲的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他们虚伪做作,表里不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将诚信与道德抛诸脑后。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某些物质上的满足,然而,从长远来看,他们却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 —— 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以及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种作文与做人的双重迷失,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它不仅严重侵蚀了文学创作的纯净土壤,更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与良好风尚。
那么,在作文与做人的漫漫征途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坚守正道,使二者相得益彰呢?于作文而言,我们需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文字都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灵魂伴侣一般,精心呵护,用心雕琢。在创作过程中,要勇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将真实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融入其中,不掩饰,不做作,让文章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反映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善恶美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才能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在做人方面,我们要以真诚为基石,以善良为灯塔,以道德为准绳,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人交往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宽容之心对待世间万物。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独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性的美好与光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文与做人,皆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磨砺,不断反思,不断成长。让我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作文与做人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真诚的文字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用高尚的品德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使作文与做人相互辉映,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文学的天地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扣人心弦的壮丽史诗,为后世子孙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让笔端蕴秀、德行流芳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与骄傲。
文品昭昭,人格熠熠“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作文,恰似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作者的灵魂深处;做人,则如同一座灯塔,在茫茫人生之海中为自己与他人指引前行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建起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形象。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其卓越的文品与高尚的人格,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座巍峨耸立的精神丰碑。且看陶渊明,他一生钟情于田园山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诗作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远离官场的污浊与纷争,不为五斗米折腰,以高洁的品格与洒脱的心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文,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的为人,赋予了其作品深厚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再如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一生坎坷,历经风雨。然而,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是在得意之时,还是在失意之际,他都能以笔抒怀,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考融入诗词之中。他的文品,展现出其豁达超脱的人格境界;他的人格,成就了其作品的千古流传与不朽价值。在他们身上,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作文与做人的完美融合,文品昭昭,如璀璨星辰照亮文学的天空;人格熠熠,似巍峨高山令人敬仰赞叹。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当今社会的某些角落,文品与人格的背离现象却时有发生。在文学创作领域,部分作者为博眼球、赚流量,不惜炮制出一些低俗、媚俗甚至恶俗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宣扬暴力色情,或传播不良价值观,严重污染了文学的纯净空气,误导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完全抛弃了文学应有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担当,将作文仅仅视为获取名利的工具,其文品之低下,令人不齿。而在做人方面,这些人往往也表现出道德缺失、品行不端的特征。他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破坏社会和谐。这种文品与人品的严重脱节,不仅损害了文学的声誉,更对社会的道德风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欲使文品与人格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我们需在内心深处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精心培育,使其茁壮成长。在作文时,我们要以真诚为笔,书写内心真实的声音。不虚假矫情,不夸夸其谈,而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用质朴而有力的文字表达出来。同时,我们要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创作水平,以优秀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人方面,我们要以善良为念,以道德为行。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社会规则。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准则。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抱怨,不气馁,以阳光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文品与人格的修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不断积累,不断沉淀。让我们从每一篇作文做起,从每一个行为举止做起,用心去雕琢文品,用爱去塑造人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在文学的花园里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崇高伟岸的形象。因为,只有文品昭昭,人格熠熠,我们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文与做人,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作文,是心灵的倾诉,是思想的结晶,它反映着作者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做人,则是在世间的修行,是品德的彰显,它体现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处世方式与精神境界。文心雕龙,方能笔落惊风雨;德润身修,才可行为世楷模。
在文学的浩瀚长河中,那些流芳百世的佳作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历久弥新,关键在于作者能够将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与高尚的品德融入其中。如司马迁,他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然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以如椽之笔撰写了《史记》这部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学巨著。在《史记》中,他不仅客观公正地记录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更通过对历史的评判与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忠诚、勇敢等美好品德的赞美与追求。他的作文,是其伟大人格的体现;他的人格,赋予了《史记》不朽的灵魂。又如范仲淹,他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散文作品如《岳阳楼记》,以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怀。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疾苦,积极推行改革,为百姓谋福祉。他的做人之道,在其作文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作文,也成为他高尚人格的生动诠释。这些文学大家,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作文与做人的高度统一,文心与德心的相互交融。
然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信息的快速传播,文学创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平台与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滋生。部分网络作者为追求点击率与商业利益,粗制滥造,抄袭跟风,作品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他们在作文时,忽视了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将写作仅仅视为一种赚钱的手段,而不是一种精神追求。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网络文学的声誉,也误导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认知与理解。在做人方面,一些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迷失了方向,功利心过重,过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他们言行不一,虚伪做作,缺乏诚信与爱心,与作文中所倡导的美好品德背道而驰。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在作文与做人的道路上,应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在作文时,我们要加强学习,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与素材,使作品具有时代气息与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创作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创作,用文字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在做人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与行为规范。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乐于助人。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作文中展现出高尚的文品,在做人中彰显出良好的品德,实现文心雕龙与德润身修的完美结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文与做人,是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让我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文学的天地里驰骋纵横,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文心雕龙的精神,雕琢出一篇篇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文采斐然的佳作;用德润身修的理念,塑造出一个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心怀大爱的自我。因为,只有当作文与做人达到高度统一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添砖加瓦,让我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印记。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