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摄影师,我习惯东走走、西串串。直到某天,我的取景框里多了些“新角色”——三脚架旁支起的手机支架、大爷大妈举着自拍杆调试美颜参数、街头艺人的音箱上贴着“直播间请点亮灯牌”的手写纸条。
作为摄影师,我习惯东走走、西串串。直到某天,我的取景框里多了些“新角色”——三脚架旁支起的手机支架、大爷大妈举着自拍杆调试美颜参数、街头艺人的音箱上贴着“直播间请点亮灯牌”的手写纸条。
全民直播的浪潮里,我的单反快门声不再孤独,那些曾被定格的画面,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流动”成时代的长镜头。
图 | 朱孝荣
当晨练变成“云端舞台”
清晨六点的公园,穿荧光绿上衣的阿姨们排成整齐的方阵,领舞大姐手持蓝牙麦克风,手机架在印着“福”字的三脚架上,屏幕滚动着“家人们跟着节奏动起来”的弹幕。
我蹲低机位,将镜头从舞动的人群移向手机屏幕:直播间里,有人留言“张阿姨今天动作好标准”。
过去拍广场舞,我执着于捕捉“群体的整齐划一”;如今发现,当手机成为“云端舞台”,每个参与者既是舞者,也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湖边的“草根演唱会”
傍晚的湖边,穿蓝色背心的大叔支起简易音响,对着镜头开唱。他的嗓音不算专业,却引得散步的路人驻足,像极了一场露天演唱会。
他们是“生活的主播”
在城郊荷塘,我遇见穿浅紫色T恤的阿姨举着自拍杆,站在层层叠叠的荷叶间。
她戴着白色遮阳帽,左手高高扬起,右手握着自拍杆调整角度,镜头里的荷花与她的笑容同时绽放,眯起眼睛望向镜头的瞬间,眼里的光比任何滤镜都明亮。
作为摄影师,我曾执着于“拍出完美瞬间”;如今我更感动于,当每个人都能举起手机成为“主播”,那些平凡日常里的勇敢、热爱与坚持,正通过千万个镜头,汇聚成照亮彼此的光。
毕竟,最好的“作品”,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风景,而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连接。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