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小麦的播种量越来越大,有的亩用种30斤,有的亩用种50斤,甚至有的亩用种60斤——就像“谣言”一样,导致很多种田人陷入了某些种业公司“割韭菜”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小麦的播种量越来越大,有的亩用种30斤,有的亩用种50斤,甚至有的亩用种60斤——就像“谣言”一样,导致很多种田人陷入了某些种业公司“割韭菜”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很多种植户用种量大,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是科技素质很低的表现,一方面不利于他自己的种田效益,一方面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
下面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唤醒一部分“不是装睡的人”。
适期播种(北片10月中旬、南片10月下旬)一亩用种20斤=基本苗20万左右(小麦品种审定的千粒重45克左右计算),按照“最低标准”一个主茎带一个分蘖成穗=亩成穗40万左右(什么品种连一个分蘖成穗都达不到呢?),如果单穗籽粒重2克左右,就是亩产1600斤左右。就算灌浆期干旱或干热风,一个麦穗1.9克、1.8克籽粒,你家的小麦至少每一年都比地邻一亩增产几百斤。
如上图,别人家的小麦“节水节肥”一亩增产几百斤,你家的小麦“同样的肥水”投入应该一亩增产几百斤吧?!
可是,很多人晕乎乎地大播量,你家的小麦产量真的强过地邻了吗?如果没有,就说明你被“伪科学”忽悠了。
大家可以思考一分钟:抗日战争进行了14年,当年几百万的伪军和汉奸,他们的后代都在干什么?!
谁能保证当前一些小麦育种人、一些小麦种业公司的老板以及一些种子销售商,不是当年伪军和汉奸的后代呢?!
他们家祖传的“损人利己”思想,那些人不会用在小麦种子上吗?!
咱们先看一下“小麦真科技”资料(来自正规科研部门)——精量播量每亩5—6万基本苗,半精量播量每亩15—16万基本苗。
也就是说,考虑到秸秆还田、黏土地的因素(增加10%的用种量),大田种植每亩用种20斤“封顶”,小麦繁种田每亩播量8—10斤“封顶”,足够了。
下图,根系发达又抗根茎腐烂的小麦品种“石麦32”,10月16日播种(每亩8斤种子量,秸秆还田的黏土地),3月19日的长势。
因为,任何小麦种子的“原种”和“原原种”都不会100%的纯度——生物都存在天然变异和混杂,以及田间野麦子的多年留存,亩用种10斤的繁种田至少要人工拔除100株保纯,一些种业公司亩用种30斤的繁种田,他们能一亩地拔除300株保纯吗?!
繁种田的播种量越大,“长不起来”的小麦穗越多,越导致小麦种子杂乱——而且还有小麦“原种”或“原原种”的数量限制、成本限制等。所以说,很多小麦种业公司大播量繁种田涉嫌“用大田种子繁育大田种子”(他们是用“商品粮”级别的小麦当种子)。见下图业内人士的曝光内容。
另外,大家可以考察自山东菏泽巨野县优绿优合作社,“霜降前”播种,亩用种20斤——已经超越地邻其它品种亩用种35斤的长势(他的临县地邻去年一亩少收400多斤)。
再退一步、两步、很多步讲,就算到了“立冬”播种(很少的岔口这时候播种)——一个籽粒出一个苗=一个主茎成穗(不考虑分蘖穗),最大亩用种40斤,也是40万穗啊,一个麦穗1.5克粮食可以了吧?!那也是亩产1200斤以上啊。
搞小麦育种的应该都知道蔡旭院士,他老人家说过:播种密了不是好庄稼,自己长密了才是好庄稼。
要求小麦品种一个主茎带一个分蘖成穗,要求不高吧?!
但是,为什么很多小麦品种做不到呢?!
他们最大的缺陷是2个方面:
1)根系如同“武大郎”,对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水分“够不着”吸收。
2)品种容易根茎腐烂、苗期死苗烂根,抽穗后枯白穗多,收获后籽粒黑、籽粒小(千粒重低)。
像上面两图,某个所谓的“矮秆大穗”小麦,在苗期就已经出现了根茎腐烂(包衣的种子),他们的种子把死苗的损耗,让种植户“买单”。
咱们再看下图,如果小麦根系可以深入土壤250厘米,“用得着”大播量吗?
还有下面的资料图,小麦种子籽粒大(审定的千粒重国审44克以上、省审45克以上),根系发达,利于高产和显著增产。那么,你选择的小麦种子,看审定公告的千粒重了吗?!
而且,小麦品种不要过去强调矮秆——就像人类,中等身高的是主流,矮个子人、高个子人都是“非主流”。而且,矮秆不抗倒的品种也比比皆是(见下图)。
特别是当前一些所谓的【矮秆大穗】小麦品种,更是“伪科学”,如同“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成穗又少(田间“稀不拉的”),千粒重又低(籽粒小、籽粒黑)。因为,矮秆不能大穗(矮秆品种需要极高的成穗率才行),大穗不能矮秆(大穗品种需要中等秸秆、极高的千粒重才行)。
越是品种不行——或者品种根系不发达,或者抗病能力差,才让你播量量加大。
比地邻一亩增产几百斤,每一年都比地邻增产几百斤,才是真正的好品种。
首先,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基本“常识”——小麦是分蘖作物,没有良好的分蘖成穗能力,都不是好品种。
其次,只有根系发达且抗根茎腐烂的小麦品种,才敢让你“小播量”。
整个黄淮麦区,2亿亩小麦面积,单单一亩节省种子20斤,等于每一年为国家贡献40斤粮食啊。是不是利国利民?!
事实上,早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就已经提倡“绿色品种”——省肥、省水、省药,一亩增产几百斤。
总有一些人“执迷不悟”,落后且固执。但是,也总有一些人是“人群中的清醒者”,可以见下面多图。
来源:北方农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