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砺” 向善而行 | 福州以文明之笔绘就现代化国际城市温暖画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21:45 2

摘要: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三十载春华秋实,福州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擦亮“有福之州 温暖榕城”品牌,绘就现代化国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三十载春华秋实,福州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擦亮“有福之州 温暖榕城”品牌,绘就现代化国际城市温暖画卷。

赓续文脉 厚植城市底蕴

今年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40周年。8月24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北路31号的林则徐故居完成修缮并正式对外开放,《回首家山无限情——林则徐与福州》专题展同日亮相。白墙黛瓦间,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家风和《十无益》等家训传承至今,激励着后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滋养着城市文明的根脉。在城市文明建设过程中,福州始终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作为重要任务,全力守护文化之根城市之魂。

筑牢城市文明“有形”之基,传承保护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林觉民、严复、冰心等一大批名人的故居不仅被保存下来,还大都辟为专题纪念馆,向游客展示闽都的人杰地灵和文脉底蕴。福州古代“国宾馆”——柔远驿预计今年10月修缮完成,重现中琉友好交往的历史风华。

弘扬城市文明“无形”之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26日,“七夕巧聚 西湖连心——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鼓楼区主场活动”在西湖畔温情启幕。二十对金婚银婚夫妻泛舟赏景,以半个世纪的相守故事,生动诠释“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美德与文明内涵。活动现场,独具福州特色的“分豆结缘”习俗体验吸引了众多年轻家庭参与,大家以豆为媒、互赠祝福,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切感受敦亲睦邻、和谐共处的社区文化。

鼓楼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场活动,

市民以豆为媒、互赠祝福

从七夕节共筑邻里和谐到拗九节传承孝道温情;从福州读书月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到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福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让绵延的文脉与跃动的现代生活相映生辉,用群众文化的点点微光,点亮精神文明建设的漫天繁星。

在历史与当下的同频共振中,福州正以文化为魂,厚植城市底蕴,让城市文明建设有“根”可循、有“形”可感。

“童心向党 筑梦未来”2025年福建省未成年人主题活动在福州举行,

少年展示非遗技艺

城乡共荣 绘就幸福画卷

“小区经过几轮的改造提升,整体焕然一新,现在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以前棚屋区生活相比,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原苍霞棚屋区正义路27号居民唐庆旺感慨道。

从棚屋区到现代化社区,苍霞新城的蝶变是“纸褙福州城”向“宜居幸福城”迈进的缩影。为夯实民生福祉,福州将城乡文明创建工作与民生工程深度融合,以“绣花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福州城中村改造12个、老旧小区改造2.8万户,凤凰新村等19个中心城区连片旧屋区改造历史难题得以破解;新改建公园绿地96公顷、福道119公里、口袋公园20个,建成福建省首个无障碍主题公园,以城市“微更新”换得百姓“大幸福”。

推进城乡文明创建,既要精心扮靓“颜值”,更要着力涵养“气质”。

在永泰县嵩口镇,古厝、古街实施“针灸式”微改造,诗社、书屋、民俗博物馆、伬唱民乐活动点等文化空间渐次落成,古镇文脉得以延续,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虎尊拳老拳师武术传承

图源:永泰县嵩口镇人民政府

在长乐区王朱村,乡风变革悄然发生——曾经动辄花费数十万元的婚丧宴席,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简办、新办。长乐区漳港街道王朱村一企业家过世,其子女简办父亲丧宴,捐资3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延续了父亲情系桑梓、热心公益的情怀。

从“花钱讲排场”到“捐款做慈善”,这一变化是福州深化移风易俗活动的成果。福州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约(村规民约)一会(红白理事会)一队(志愿服务队)”村居全覆盖,倡导婚丧简办,培育文明乡风。《打造移风易俗“长乐样板”》更是入选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眼下,榕城大地城乡蝶变换新颜,全域文明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崇德向善 共建温暖榕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福州,人与城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故事,正通过一个个微小的善举、一次次文明的践行,悄然书写。

酷暑又至,遍布福州的1300多个爱心茶摊如约出现。上下杭爱心茶摊特色服务街区的“福州有礼”门店前,一辆爱心茶摊小推车盛满冰水,为市民、游客和户外工作者送上清凉。“很荣幸今年加入了‘爱心茶摊’队伍,一杯水虽小,却体现了福州的待客之礼,传递出独特的人情味!”店长池晓梅微笑着说。这些遍布街巷的茶摊不仅消解了夏日的炎热,更以持续而温暖的公益实践,引导市民在参与和体验中养成崇德向善、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福州一千三百多个爱心茶摊,

传递崇德向善、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今年,爱心茶摊项目再迎升级:上线“爱心茶摊地图”实现一键导航,五大特色街区融便民服务与文化传播于一体。而这,正是福州推进“温暖榕城”十大文明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据悉,该行动涵盖文明有礼、品质提升、书香充盈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提升市民幸福感。

文明,不只在善行,更融于日常细节。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施行近五年来,刚性约束为文明有效“护航”。公园绿意盎然、餐厅“光盘”成风、社区犬绳牵引……街头巷尾的文明举止,勾勒出市民素质提升的鲜活图景。

当前,福州正积极推动“明礼福建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与“温暖榕城”十大行动之“文明有礼暖榕城”行动深度融合,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

素质提升,亦需榜样引领。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推动典型选树工作,全市共有1人获选、10人提名全国道德模范,28人获评福建省道德模范,9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86人入选福建好人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温暖的故事,激荡起崇德向善的榜样力量。

一城文明风,满目气象新

未来,福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的要求

以更高水平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为实现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

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内容来源:海峡都市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