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有两娃、三娃的家长肯定懂,大孩子穿小的衣服,洗干净给弟弟妹妹接着穿,又省钱又有 “手足温情” 的小默契。可唯独校服不一样 —— 印着年级、校名的标识,大娃穿小了,二娃就算能穿,也总觉得 “不合身份”,只能压在衣柜角落落灰,扔了又可惜。但现在,河南郑州有所学
家里有两娃、三娃的家长肯定懂,大孩子穿小的衣服,洗干净给弟弟妹妹接着穿,又省钱又有 “手足温情” 的小默契。可唯独校服不一样 —— 印着年级、校名的标识,大娃穿小了,二娃就算能穿,也总觉得 “不合身份”,只能压在衣柜角落落灰,扔了又可惜。但现在,河南郑州有所学校竟然把这事解决了!
近日,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的“循环校服”悄悄走红。入学报名,不用买新,就能领到一套干净合身的“免费校服”,高年级还能“以旧换大”。这事办得真是又暖又聪明。
图源:新华社
首先,能省下一大笔钱。有孩子的家长知道,小学期间,孩子长得疯快,校服换得频繁,六年下来可是笔不小的开支。现在好了,有免费的校服可以穿,是实实在在的省钱。
有人会担忧校服是别人穿过的,会不会有卫生问题?事实是,卫生问题人家解决得也很好。学校贴心地将这些旧校服,送到专业机构清洗消毒,确保每一件交到孩子手中的校服都干净整洁。正是这一整套流程,让本该“退役”的校服重新焕发了光彩。卫生不是问题,用老辈的话讲,旧衣服穿得还更舒服,因为它经过岁月的“历练”——软和。
图源:新华社
学校校长胡建玲表示:“希望在延续校服生命力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节约的种子。”这些历经几任 “小主人”的校服,不仅延续了衣物的使用寿命,更传递着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的理念。这恰恰说明了,教育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在于行动。
图源:新华社
更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欣然接受。有家长说 “不觉得穿二手校服不体面”,其实很多娃多的家庭本来就会让小宝穿大宝的旧衣服,这是很温馨的事。而且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还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不攀比的好习惯,家长们也开始更关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位家长说的:“小孩子都很单纯,有攀比心理的其实是家长。” 现在大家放下了这种顾虑,反而能真正感受到 “循环” 带来的好处。
一件小小的校服,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实际难题,而且环保、节约的理念就像一株小树苗,在孩子和家长心里慢慢长大。郑州这所小学的做法,既有温度又有教育意义,希望这样的 “好点子” 能被更多学校借鉴!
农视点述评员 | 王会苹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徐 菁
监审 | 杨 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来源:苗苗说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