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的70周年阅兵仪式中,我们就邀请了当年与我们并肩作战的美国“飞虎队”老兵、苏联红军老战士、日籍八路军战士,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提供帮助的国际友人,比如约翰拉贝,白求恩等人的后代!
抗战的胜利并不是中国独自取得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大量热爱和平的国际友人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像最近很火的埃文凯尔和马库斯,也是一份子!
2015年的70周年阅兵仪式中,我们就邀请了当年与我们并肩作战的美国“飞虎队”老兵、苏联红军老战士、日籍八路军战士,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提供帮助的国际友人,比如约翰拉贝,白求恩等人的后代!
邀请他们参加阅兵,除了铭记历史外,也是对于他们的感谢与敬意。那么,今年的80周年,这些国际人会有谁被邀请呢?
德国的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是一位备受中国人民尊敬的“南京好人”,甚至被称作“东方的辛德勒”。
他1882年出生在德国汉堡,1908年就来到中国工作,一待就是30年,最早是在西门子公司的北京、天津分公司做事,后来成了西门子驻南京的代表。他对中国感情很深,不但在这里成了家,儿孙也都在中国出生。
他最令人敬佩的举动发生在1937年侵华日军攻打南京时,当时大部分外国人都撤离了,但拉贝选择留下来,并和十几位外国友人共同发起组建了“南京安全区”,还被推选为国际委员会主席。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部分委员合影
他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努力与日军周旋,反复抗议和阻止日军的暴行。这个安全区为超过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临时避难所,他甚至还把自己家的院子开放出来,收留了600多名难民。
拉贝几乎每天都会详细记录日军的暴行,这些笔记后来集结成著名的《拉贝日记》,里面记录了500多件惨案,是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极其重要、详实的第一手史料。
1938年他被迫返回德国后,仍然坚持办报告会、写信给希特勒,试图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罪行,结果遭到盖世太保的逮捕和压制。二战结束后,又因为曾加入纳粹党而一度被盟军抓捕,晚年生活相当艰难拮据。
令人感动的是,1948年南京市民得知拉贝的困境后,主动募捐了1亿元,当时约合2000美元辗转寄给他,帮助他渡过难关,拉贝在1950年因中风在柏林去世。
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是拉贝的孙子,2015年时,他就曾作为国际友人后代,受邀来华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盛大的阅兵式。
这一次他自然是再次受到邀请,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通过参加阅兵等纪念活动,托马斯·拉贝表示他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爱,他认为中国珍视和平、视和平为发展基础,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他也曾感慨道,正是因为一些人不愿意承认历史,所以中国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非常重要,托马斯·拉贝本人也积极致力于传承其祖父的精神,他整理了家族保存的历史文献,在全球建立了多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促进和平。
他还撰写了《拉贝与中国》一书,讲述拉贝家族几代人与中国的情谊,因此,他受邀观礼,也是对拉贝家族几代人为传递生命大爱、促进中德友谊所作努力的肯定。
诚然,天安门城楼空间有限,实难兼顾所有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例如埃文凯尔、马库斯等人士,截至目前尚未收到邀请。然而,他们所作出的贡献,绝不能以此作为评判的标准。
2021年,法国小伙马库斯在整理外祖父劳伦斯的车库时,发现了一本用防水袋保存的相册,里面装着618张泛黄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拍下了日军侵华的暴行:轰炸后的废墟、黄浦江漂浮的尸体、被屠杀的平民,甚至部分照片背面还残留着血迹。
马库斯的外祖父因拍摄这些照片遭日军报复,两个孩子被毒杀,幸存的舅舅目睹惨状后精神失常,终身未愈。劳伦斯临终前叮嘱家人:“等中国强大了,再把照片交给他们”。
为了完成使命,马库斯还有两位队友,士杰是前法国驻华领事馆职员,熟悉中法文化,钟灏松是中国籍AI技术专家,帮忙联系中方机构。
三人自称“历史真相小队”,目标很明确,无偿捐赠照片,让世界看到日军暴行真相,他们自掏腰包奔波468天,2025年8月4日,三人终于在中国驻法大使馆完成捐赠。
捐赠完第二天,三人直奔中国,首站哈尔滨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面对活体实验、细菌战证据,马库斯全程发抖呕吐,在留言板写下“和平与正义”。
他们计划走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地,用照片与外祖父的拍摄点“隔空对话”。三人在捐赠照片前,曾街头采访35个法国人,竟无一人知晓日军侵华!西方二战叙事长期忽略东方战场,这些照片是戳破谎言的有利证据。
捐赠照片还只是开始,教育才是终点,三人成立“中国回声”协会,要用AI还原历史场景、办全球巡展、拍纪录片,让年轻一代看清真相:“被炸毁的婴儿与奥斯维辛儿童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伤疤。”正如马库斯说:“捐赠只是第一步,教育才是终点。”
这个过程里,他们没少被质疑,有人说他们炒作、想出名。这些声音,作为团队里的沟通主力,士杰感受的压力肯定不小,他自己也说过,在最难的时候,感觉“我们觉得是支持我们的人,一个一个就消失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不堪一击”。
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他和伙伴们都认为,“最复杂的就是告诉全世界,让世界知道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就像当初的反法西斯战争不是某一个国家独立打赢的,如今为了守护历史的真相,也需要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行动起来!
参考资料:
1、中国网《跨越四代的中国情——托马斯·拉贝续写“南京好人”故事》
2、新蓝网《蓝媒热评丨法国青年捐赠618张抗战历史照片 历史的谎言终会被粉碎》
来源:柳絮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