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复盘过程中,华光与成飞的走势呈现出高度趋同的特征,堪称 “复制粘贴” 式走势。这种相似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复盘样本,更能帮助我们提炼出可复用的技术分析逻辑。复盘工作需兼顾技术与逻辑两大维度,其中逻辑复盘因涉及资金情绪、行业政策等复杂变量,把握难度相对
在市场复盘过程中,华光与成飞的走势呈现出高度趋同的特征,堪称 “复制粘贴” 式走势。这种相似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复盘样本,更能帮助我们提炼出可复用的技术分析逻辑。复盘工作需兼顾技术与逻辑两大维度,其中逻辑复盘因涉及资金情绪、行业政策等复杂变量,把握难度相对较高;而技术复盘以 K 线图形、量能变化为核心依据,更具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市场上存在 “技术分析就是看图说话” 的偏见,实则是对技术分析本质的误解。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围绕情绪面的题材炒作,还是主力资金的做盘手法,最终都会通过资金的买卖行为反映在 K 线走势与量能数据上。通过技术图形观察资金动向、判断主力行为,是穿透市场表象、直达交易本质的最直接有效方法,华光与成飞的走势便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从技术特征来看,两支票的走势存在三大核心相似点,且层层递进印证主力控盘逻辑:
第一,均出现 “涨停巨量阴” 形态,且均为首板巨量阴。首板作为股价突破前期震荡区间、开启趋势的关键节点,其后续走势直接反映主力意图。更关键的是,两支票在巨量阴当天均未出现大幅高开 —— 通常情况下,首板后市场情绪高涨,若主力无明确控盘计划,股价易受情绪推动大幅高开,随后因获利盘出逃形成巨量阴;而 “非大幅高开 + 巨量阴” 的组合,实则是主力通过控制开盘价,避免股价过度透支,同时完成洗盘动作的控盘标志。
第二,巨量阴后的调整阶段持续缩量。缩量调整是判断主力是否离场的核心信号:若主力在巨量阴当天出货,后续调整阶段必然伴随放量下跌,因大量筹码出逃会导致抛压持续释放;而两支票在巨量阴后,量能逐步萎缩,说明筹码稳定性极强,主力并未大规模离场,只是通过缩量调整消化短期获利盘,为后续拉升蓄力。
第三,调整过程中回踩首板实体下沿但不破位。首板实体下沿是前期震荡区间的上沿,也是股价突破后的重要支撑位,更是主力控盘的 “底线”。若股价跌破该位置,不仅会打破突破形态,还可能引发恐慌性抛盘;而两支票在回踩该位置时,均能快速企稳,未出现有效破位,进一步印证了主力的控盘力度 —— 通过精准控制股价回调幅度,既完成了洗盘,又守住了关键支撑,彰显其对股价走势的绝对掌控力。
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我们可进一步明确两支票的进场点判断逻辑:核心在于观察缩量是否达到极致,而最明显的技术标志是 “量均线死叉后继续缩量”。量均线(通常参考 5 日均量线与 10 日均量线)的死叉,意味着短期量能已降至阶段性低位,即 “地量”;但 “地量” 并非必然是 “极致缩量”,需结合后续量能变化判断 —— 当量均线死叉后,量能仍继续萎缩,说明市场抛压已接近枯竭,筹码已高度集中,此时便是进场买入的最佳时机。这一逻辑在华光与成飞的走势中均得到验证:两支票在量均线死叉后,量能进一步收缩,随后股价快速启动,开启新一轮拉升行情。
{选股指标:}
SH:=CODELIKE('00') OR CODELIKE('60');
SZ:=CODELIKE('30') OR CODELIKE('68');
SS:=CODELIKE('4') OR CODELIKE('8');
X1:=IF(SH,0.1,IF(SZ,0.2,IF(SS,0.3,100)));
ZT:=C=H AND C>=ZTPRICE(REF(C,1),X1);
ZB:=C=ZTPRICE(REF(C,1),X1);SYX:=100*(H-MAX(C,O))/REF(C,1);
ST:=100*ABS(C-O)/REF(C,1);
XYX:=100*(MIN(C,O)-L)/REF(C,1);
V5:=MA(V,5);
V10:=MA(V,10);
VJ:=V
VS:=V>REF(V,1);
JZF:=100*(O/REF(C,1)-1);
T1:=ZT AND ST>5 AND V5>V10 AND REF(HHV(ST,20)
T2:=REF(T1,1) AND VS AND C
N1:=BARSLAST(T2);
T3:=CROSS(V10,V5) AND COUNT(CROSS(V10,V5),N1)=1 AND N1>3 AND REF(EVERY(VJ AND H
XG:REF(T3,1) AND VJ AND LLV(L,N1)>=REF(L,N1+1);
来源:交易成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