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标准化政策(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实施“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等等功绩,一举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中华上千五千年历史,若要论千古一帝,在老百姓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和铁腕统治闻名于世。
他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标准化政策(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实施“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等等功绩,一举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然而,这位千古一帝也有一个执着的追求——长生不老。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派遣方士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东渡大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山与不死之药。方士徐福,何许人也?
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人,秦代著名方士,相传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
秦始皇嬴政一直有个长生梦,他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功业显赫。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为了追求永生,他开始痴迷于方术和神仙之说。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多次派遣方士寻找长生不老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徐福。
徐福,又名徐市,上面有所描述。他自称能够找到东海中的仙山,那里有仙人居住,藏有不死之药。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给予了徐福极大的支持。徐福提出需要童男童女、工匠、粮食和船只等资源,秦始皇一一满足,甚至还赐予他大量的金银财宝。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他从山东琅琊出发,向东航行,寻找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然而,第一次东渡并未成功,徐福返回后告诉秦始皇,他在海上遇到了巨大的鲛鱼阻碍,需要更强的武装力量才能突破。秦始皇再次支持他,甚至亲自射杀了一条大鱼以示鼓励。
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出发,这一次他带走了更多的童男童女、工匠和物资。然而,这一次徐福再也没有回来。关于他的去向,历史上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徐福东渡,始皇送别
关于徐福的下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最终到达了日本。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因为在日本,徐福被视为带来文明和技术的先驱,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日本神武天皇的原型。日本的和歌山县、三重县等地都有徐福登陆的传说和相关遗迹。每年,当地还会举行祭祀活动,纪念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化使者”。
另一种说法认为,徐福可能到达了朝鲜半岛或琉球群岛,甚至有人认为他可能漂流到了美洲。这些说法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为徐福的东渡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徐福东渡的故事不仅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缩影,也是古代中国与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徐福带走的童男童女、工匠和书籍,可能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历史真相难以考证,但这一故事在东亚文化圈中广为流传,成为连接中、日、韩等国的文化纽带。
秦始皇与徐福的故事,既是一个关于权力与欲望的历史片段,也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永生追求的永恒话题。徐福的东渡,不仅是一次寻找仙药的冒险,更是一次跨越海洋的文化传播。尽管长生不老的梦想终究未能实现,但这一故事却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启示。或许,真正的“长生”并不在于肉体的永存,而在于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来源:鯲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