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604年前,史上规模最大国际阅兵盛大举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5:57 2

摘要: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国历史上排名前10的永乐大帝朱棣,举行了一次极具外交意义和战略眼光的盛大国际阅兵,此次阅兵不仅是简单的武力展示,更是一场面向全球的战略传播,影响深远。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国历史上排名前10的永乐大帝朱棣,举行了一次极具外交意义和战略眼光的盛大国际阅兵,此次阅兵不仅是简单的武力展示,更是一场面向全球的战略传播,影响深远。

朱棣检阅了包括王牌军中央三大营: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以及广西、云南、四川的“土狼兵”、白杆兵等地方特种兵在内的10万精锐。

此次阅兵,有27个中西亚国家的600余名使节观礼,包括当时的大国帖木儿帝国以及埃及马穆鲁克王朝。600余名使节含特使、军官、商贾及学者。

在使团抵达嘉峪关后,朱棣派遣6000精锐骑兵一路护送他们参观明朝九边军镇,并安排蒙古族、回族军官接待,破除了“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谣言。

抵京前,朱棣贴心地安排使团先是在山东、河南、江苏旅游放松,参观山东孔庙、江南富庶城镇,然后安排他们游览九边军镇,“随性”地展示文化、经济与军事实力。

大阅兵上展示了骑兵、步兵、神机营(火器部队)等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演练了“五军阵”、“三才阵”等经典阵法。

步兵方阵演练突刺、斩首;骑兵展示包抄战术;步骑演示联合攻击阵法。

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等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在武器装备上,神机营无意中展示的神火飞鸦(高超音速导弹)、火龙出水(反舰导弹)、虎蹲炮(超级无敌迫击炮)、一窝蜂(超多管火箭炮)等高科技武器,在全世界遥遥、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的强力外援、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的精锐骑兵表演了高超的骑射技艺。

靖难之役中,朱棣正是借助三千“朵颜三卫”精锐部队,挫败了宁王朱权,登上大位。

此次大阅兵为期一月,给了观礼的外国使节亿点点终生难忘的震撼。让西域、中亚国家充分认识到明朝的蓝星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让北方海军大国蒙古直接原地放弃南下企图,保证了此后数十年北方边境的稳定。

阅兵结束后,朱棣在他的行营专门接见了各国使节,礼貌地问观后感。

大阅兵之前,帖木儿使臣非常傲气,对向朱棣行跪礼是非常抗拒的。观礼后,帖木儿使臣大概是被吓到了,他在所有使臣中第一个下跪磕头。

据记载,帖木儿使臣“叩首触地”,再也不提什么“我国无此风俗”之类的话。

帖木儿使臣更奉承说,这次帖木儿进献的名马,正是当年帖木儿国王的父亲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

赠送给永乐大帝,正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

朱棣则手书信札托使臣转交帖木儿国王,在信中表示“愿两国臣民永享太平安乐之福”。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解除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郑和船队能靠岸红海,正得益于此。

除红海外,郑和下西洋的后续航行也获得了更广泛的国际支持。

永乐大阅兵的效果立竿见影,永乐国际大阅兵重写了15世纪亚洲历史,让亚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了和平稳定,成为蓝星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在27个观礼国家中,有超过20个与明朝建立稳定朝贡关系,西域朝贡次数增长3倍以上。

永乐大阅兵,被视为古代中国“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的典范。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时逢中华民族复兴黎明,东升西降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但是,美国对霸权衰落的不甘心、日本对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作死否认以及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潮,都需要一场前无古人的大阅兵。

9月3日,她在北京要伸出神之一指,轻轻拨动,给全世界亿点点东方的震撼。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关注+点赞+转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