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凡尔赛和约”把德国人气得牙根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3 19:56 1

摘要:你能想象吗?1921年的德国,一个工厂工人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笑都没笑几下,就得在孩子脖子上拴一块764克的黄金债牌一辈子甩不掉。

你能想象吗?
1921年的德国,一个工厂工人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笑都没笑几下,就得在孩子脖子上拴一块764克的黄金债牌一辈子甩不掉。

这不是夸张,这是《凡尔赛和约》干的好事。协约国的算盘是:不光榨干你这一代的血汗,还得把你孙子辈的骨髓一勺一勺舀出来喂饱他们。

离谱到能气吐血的数字

1320亿金马克,摊到6200万人头上,就是人均764克黄金。没概念?拿辛丑条约比:大清4.5亿人,人均才摊一两白银。按当年的汇率算,德国人这笔账等于硬生生签了1024个辛丑条约

你要是1921年的德国父母,看着娃还在吃奶,就背了能压垮三代人的债务,是忍气吞声,还是攥紧拳头?
那些在基尔港举停战标语的水兵,这会儿怕是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早知道是这结局,还不如战场上拼个鱼死网破。

法国人拿走52%,英国和比利时也分了大块。按1920年人口算,法国人人均白得631克黄金——这馅饼哪来的?就是隔壁德国娃背着的那764克债务。法国孩子睡觉都能笑醒,可心里不发毛吗?这钱抢得这么赤裸,总有一天人家会抄家伙来要回去。

1320亿金马克是1919年德国财政收入的52.8倍,1913年的66倍。换算至当下,美国需赔偿253万亿美元,中国则为81.3万亿,就连德国自身也要掏出29.6万亿。这岂是赔款?分明是将人摁于地上肆意蹂躏,却还迫人言谢。

道威斯计划

协约国嫌榨得不够狠,又搞了个“道威斯计划”:

美国银行家借给德国8亿金马克,年利率7%,外加1%发行费;工厂抵押发5亿债券,铁路收入担保发11亿债券,利息6%起步;

这就是高级版的“借高利贷还赔款”。德国每年光利息就得掏1.4亿金马克,连续5年这样抽血,活活把全体德国人变成英美法的长工。

更绝的是,钱在美国→德国→英法→美国之间转圈,美国人钱包鼓了,德国的铁路工厂却变成了别人的。债务利滚利,这辈子还不完,下辈子接着还。

历史人物早就看穿

凯恩斯骂法国人:明知道德国人还不起,还偏要抬高账单,这是逼着人家复仇。
列宁更直接:这是高利贷者的合约,刽子手的合约,连孩子的口粮都刮走。
斯大林也看明白了:这合约就是定时炸弹——不是逼你右转搞种族主义,就是左转闹革命。

法国福煦元帅更阴沉:“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拿破仑的失败比德国更为惨烈,维也纳会议也未能让法国承受这般程度的赔偿。结果法国自己转头就对德国下死手,吃相难看到极点。

羊毛出在羊身上,看似人均764克黄金,其实是个永续债——青春、子孙,通通要薅。更为讽刺的是,这群抢夺钱财之人,竟能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还让人为之笑着鼓掌。

这合约,秦桧看了都得捂脸,李鸿章能气晕过去,常凯申怕是要写十本日记骂娘。
任谁都懂——与其花几十年还债,不如花两年买枪。后来发生的事,不过是把这个道理照进了现实。#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参考信息源:

《凡尔赛条约》及1921年赔款委员会报告

《辛丑条约》1901年原文

《巴黎和会赔款分配方案》1920年档案

《斯大林文选》1925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