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9:49 3

摘要:雍正三年,山东东昌府的晨雾里总萦绕着一缕异香。镇民们都说,这是香云姑娘降世时天女散下的花露凝成的。那年春分,香云娘胎里带来的异象惊动了整条街巷——七彩云霞在产房上空盘旋三日不散,连檐角栖着的白鸽都沾了香气,振翅时竟落下金粉般的细屑。

雍正三年,山东东昌府的晨雾里总萦绕着一缕异香。镇民们都说,这是香云姑娘降世时天女散下的花露凝成的。那年春分,香云娘胎里带来的异象惊动了整条街巷——七彩云霞在产房上空盘旋三日不散,连檐角栖着的白鸽都沾了香气,振翅时竟落下金粉般的细屑。

十五岁的香云已出落得似画中仙子,柳眉间藏着星子般的光。她最爱在月圆夜登上后院的老槐树,捧着本泛黄的《周易参同契》研读,树影在她素白裙裾上摇曳,恍若银河倾泻。镇上人都说,这姑娘的眼能看透阴阳,指尖能捻出生死,可她偏立下规矩:每月只开三卦,且要问卦人以三件信物相换。

香云姑娘!这日清晨,隔壁王婆的哭声撞碎了晨曦。她攥着块褪色的蓝布帕子,指节泛白:我儿鸿运去苏州贩丝绸,走前说好中秋前归,如今连个音讯都没有......话音未落,香云已掐灭案头沉香,青烟在她指间蜷成个问号。她摇头轻叹:婆婆,卦象如镜,照见的是天意,非人力可改。

王婆抹着泪往镇东走,日头爬上柳梢时,她已站在石半仙的卦摊前。这老者须发皆白,案头摆着面龟甲,墙上挂着幅铁口直断的幡。他闭目推演半晌,突然睁开眼,瞳孔里闪过道金芒:令郎三日内必遭横祸!若想化解,需备十两白银......话未说完,王婆已瘫坐在地,怀里的铜钱撒了满地。

当夜,香云在灯下反复推演鸿运的八字。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竟显出个持剑的天将轮廓。她忽然轻笑:这石半仙倒有几分本事,只是......话音未落,窗外忽起狂风,吹得案头《奇门遁甲》哗啦作响。她掐指一算,面色骤变:好个借命改运的邪术!

次日清晨,香云提着竹篮敲开王婆家门。篮里装着三枚铜钱、一缕红绳、半块桃木符。婆婆,今夜子时,您将这红绳系在院中老槐树上,铜钱埋在门槛下。她压低声音,待我敲三下门环,您便高喊三声鸿运归来。说完,她转身消失在晨雾里,衣袂翻飞如蝶。

是夜,暴雨倾盆。鸿运在破庙里被雷声惊醒,忽听庙外传来熟悉的呼唤。他冲出门时,身后山崖轰然崩塌,碎石如雨点般砸下。等他回过神,已站在自家院门前,母亲正抱着他痛哭,怀里的红绳还带着体温。

石半仙!次日正午,王婆带着儿子砸开卦摊的门。老者正在打坐,闻言猛地睁眼,见鸿运好端端站着,手中龟甲咔嚓裂成两半。他颤抖着摸出十两银子:这......这不可能!我明明......话未说完,门外忽然传来阵阵惊呼。

原来香云家门前不知何时立起座三丈高的石人,面朝石半仙的卦摊,眉眼间竟与老者有七分相似。更奇的是,石人脚下压着张黄符,上面朱砂写的借运反噬四字在阳光下泛着血光。

好个毒计!香云站在二楼窗前,手中茶盏冒着热气。三日前她便算出石半仙要借石人害她,反手将计就计——把石人身上的生辰八字换成了石半仙的。此刻她轻笑:老先生,您可知这石人每逢午时便要吸人精气?

石半仙闻言脸色煞白,连夜请来十二位道士做法。可那石人纹丝不动,反倒在月圆夜发出凄厉的呜咽。镇民们都说,那是被借走运势的冤魂在哭诉。直到七日后,香云亲自登门,在石人额间贴了道解字符,那巨石才轰然倒地,碎成满地小石子,每块都刻着个贪字。

经此一役,香云的名声更盛。但她依旧每月只开三卦,只是案头多了面铜镜——照见的不仅是天机,更是人心。而石半仙的卦摊前,从此只摆着块木牌,上书心诚则灵四字,在风里轻轻摇晃。

秋分那日,香云在后院槐树下埋下壶新酿的桂花酒。树影婆娑间,她仿佛看见鸿运带着苏州的丝绸归来,王婆正笑着往他包里塞枣糕。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混着桂花香飘得很远很远。

卦象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她对着铜镜轻语,镜中倒影忽然化作只白鹤,振翅飞向云端。镇民们都说,那日他们看见仙姑乘鹤而去,衣襟间洒落的金粉,在阳光下闪了整整三天。

而石半仙的卦摊,终于在某个雪夜消失了。有人说看见他背着行囊往终南山去,包里装着半块刻满悔字的桃木符。只有老槐树记得,那年春分,有个女婴的啼哭惊落了满树繁花,香得整个东昌府都醉了。

暮色四合时,青石镇的祠堂前聚起了黑压压的人群。石半仙拄着桃木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身后三十六个壮汉正用麻绳捆住那尊三丈高的青石人像。那石人面朝东方,眉眼间竟隐约透出几分悲悯,仿佛在嘲笑着凡人的徒劳。

拉!石半仙的咒语如惊雷炸响。三十六条麻绳瞬间绷直,青石地面被拖出三寸深的沟壑,可那石人却似生了根,连发丝般的裂痕都不曾出现。人群中爆发出惊呼,有人看见石人脚下泛起青光,像是有无数根须扎进地底。

解铃还须系铃人。石半仙摸着山羊胡喃喃自语,目光却死死盯着镇东那座飘着杏黄旗的草庐。三年前香云仙姑初来此地时,曾用三片柳叶治好镇长家的怪病,从此这草庐前便日日香火不断。可石半仙是谁?镇上唯一通晓五雷正法的半仙,怎能向个黄毛丫头低头?

当夜,石半仙提着用红布裹着的紫檀木盒敲开了老寡妇的门。盒中躺着对翡翠耳坠,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劳烦嫂子说项,他笑得像只偷腥的猫,就说石某愿以祖传的《天罡伏魔录》相赠。

老寡妇拄着拐杖敲开草庐时,香云仙姑正在院中晾晒草药。月光穿过她素白的衣袖,在地上投出蝴蝶般的影子。告诉石半仙,仙姑的声音像山涧清泉,若他肯在镇口老槐树下跪满三个时辰,我自会出手。

第二日清晨,镇民们惊愕地发现石半仙真的跪在了槐树下。他身着崭新的道袍,头顶却冒出豆大的汗珠,在晨光中泛着油光。当第三个时辰的铜锣敲响时,一道紫光突然从草庐方向射来,正中石半仙眉心。他浑身一颤,手中突然多了张黄符,上面朱砂绘就的符咒竟似在流动。

这...这是?石半仙话音未落,那石人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只见它双脚离地三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最后咚地一声落在镇外乱葬岗的坟包上。石半仙握着黄符的手微微发抖——这符咒的笔法,竟与他梦中见过的上古仙文如出一辙。

当夜,石半仙在观中设下七星坛。七盏油灯按北斗方位排列,他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天地玄宗,万炁本根...突然,东南方乌云翻滚,五道白光如蛟龙破空而来。石半仙狞笑着挥剑:黄毛丫头,今日便让你知道谁才是这青石镇的主宰!

香云仙姑正在房中抚琴,琴弦突然铮地断了一根。她抬头望向窗外翻涌的乌云,指尖掐算间已明了因果。好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她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五枚铜钱,既然你玩雷法,我便陪你玩玩。

当五道白气冲进草庐时,香云仙姑的铜钱已列成梅花阵。她朱唇轻启:疾!白气突然调转方向,如五条怒龙冲向石半仙的观宇。只听轰隆一声,正殿的瓦片如雨点般落下,石半仙十三岁的儿子正躺在殿中读书,被飞溅的木梁砸中后背。

我的儿啊!石半仙扑到儿子身边,只见他背上浮现出五朵梅花状的淤青,每朵花瓣都清晰可见,仿佛用利刃刻就。他伸手去摸,那淤青却突然泛起红光,烫得他缩回手指。

三日来,石半仙用尽毕生所学。他烧符水、跳大神,甚至偷用了师门禁术招魂引,可儿子始终昏迷不醒。第四日清晨,当他摸着儿子逐渐冰冷的身体时,终于哇地哭出声来:香云仙姑!我石某错了!求你救救我儿!

这一次,他在草庐前跪了整整七天。第七日子时,草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香云仙姑站在月光下,手中托着个青瓷碗:把这符水喂他喝下。石半仙接过时,发现碗底压着张黄符,上面的符咒竟与当初那张一模一样。

儿子苏醒那日,青石镇突然锣鼓喧天。石半仙带着仪仗队来到草庐前,十六人抬着块金丝楠木匾额,上面神机妙算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当着全镇人的面跪下:从前是石某有眼无珠,从今往后,愿以仙姑马首是瞻!

香云仙姑却只是轻笑。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杏花,花瓣在她掌心化作一道青光,直冲云霄。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句:看!那石人又动了!众人转头望去,只见镇外的石人正缓缓下沉,最后只露出个石碑,上面刻着八个古字:善恶有报,因果循环。

暮色渐深时,老寡妇拄着拐杖来到草庐前。她望着檐下新挂的匾额,忽然听见屋内传来银铃般的笑声:这石半仙倒有趣,下次若再使坏,便罚他去扫镇口的千年古槐...

月光如水,洒在青石镇的每一寸土地上。祠堂前的老槐树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关于善恶、因果与救赎的故事。而镇外的乱葬岗上,那尊石人已完全沉入地下,只余下个小小的土包,像是在守护着某个古老的秘密。

来源:魅力人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