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9月,在杭州做电商运营的小周,花3100元月租在某区智慧城租下5楼一套房,押一付一、租期一年。
2024年9月,在杭州做电商运营的小周,花3100元月租在某区智慧城租下5楼一套房,押一付一、租期一年。
本想安稳落脚,可接下来四个月,噪音扯皮、押金拉锯、隐私争议接连爆发,把租房生活搅得一地鸡毛。
去年11月,小周因事外出近一个月,回来却遭遇4楼邻居半夜敲门指责——称她家噪音吵得人没法睡。
小周一头雾水,排查后发现是6楼住户的生活噪音:周末中午孩子跑动、晚上聚餐喧哗,桌椅挪动声能传到楼下。
她找物业管家反馈,对方起初明确回复“是楼上问题”,还确认了6楼房号。可等4楼继续追责,物业态度突然反转,说“噪音来自小周,她做直播到半夜”。
究竟是怎么回事?小鸡带你一探究竟!
房东老陈也站出来佐证,称“房子隔音差,她半夜拆柜子、直播吵得楼下睡不着”。
但小周反驳,早在去年10月就因身体原因停了直播,转型后全在公司办公,拆柜子也是请电工早上操作,
“6楼入住时间刚好和4楼反映噪音的时间重合,物业前后改口,分明是怕担责和稀泥”。
尝试联系4楼、6楼住户核实,均无人回应,物业管家也迟迟没给出后续说法。
噪音纠纷没解决,小周想转租止损,可老陈验房后又抛出“天价赔偿”:说浴室花洒非原装、墙面有刮蹭、地板被磨成哑光,甚至要求小周承担5000元刷墙费。
“我找人问过,局部补漆顶多600元,他却要按全屋铲墙算”,小周说自己曾用乳胶漆修补过墙面小孔,地板更是没动过。
老陈却坚持“墙面全是胶水、地板损伤严重”,不仅扣下3100元押金,还让小周再补2000元。
更让小周不适的是,转租期间,老陈竟让楼下邻居拍她阳台照片“确认是否在家”,“这哪里是确认,分明是监视,怕我跑了”。
今年1月中旬,小周忍无可忍搬离。因预判押金要不回,她临走前故意开着空调暖风机,导致产生两千多元电费。
老陈怒称“总损失近万”,小周则直言“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退押金,我只是气不过”。如今双方各执一词,押金没要回,反而添了更多纠纷。
这场租房闹剧里,物业遇事推诿、房东借“损耗”漫天要价、租客用冲动方式反击。
说到底还是租房市场的老问题:租客始终处于弱势,房东凭“口头描述”就能扣押金,物业不敢担责只会和稀泥。
当信任被层层消耗,最后只剩两败俱伤——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规则撑腰的租房困境。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地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