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5岁的李婆婆在康宁老年公寓生活了整整16年,从来没有向子女抱怨过一句话。
85岁的李婆婆在康宁老年公寓生活了整整16年,从来没有向子女抱怨过一句话。
儿子李军和女儿李晓芳都以为母亲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直到他们发现了那个神秘的现象。
李婆婆每天都会拿着一个黑色的小记事本,像侦探一样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个老人。
更令人费解的是,她床头柜最下层的那个抽屉始终紧锁着,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当李婆婆因为突发心脏病住院后,子女们终于有机会打开了那个封存已久的抽屉。
里面的东西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母亲的认知,原来她一直在守护着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01
夕阳西下,康宁老年公寓的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
李婆婆静静地坐在她最喜欢的那把藤椅上,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处那棵百年槐树。
今年她已经85岁了,在这个被儿女精心挑选的养老院里度过了漫长的16个年头。
16年来,她的嘴里从未吐出过任何抱怨的字眼,也从未给忙碌的子女们增添过任何负担。
「李奶奶,该服用下午的药物了。」
护理员小刘轻声走到她身边,手中端着装有各色药片的小瓷盘。
「麻烦你了,小刘。」
李婆婆接过药盘,动作娴熟地将药片一一放入口中。
小刘在这里工作了足足七年时间,在她的印象里,李婆婆绝对是最省心的住户之一。
不挑剔饭菜口味,不无端发脾气,更不会无理取闹或者故意刁难工作人员。
「李奶奶,您的大儿子今天会过来探望吗?」
小刘一边收拾药盘一边随口询问道。
「应该会来的,今天是周日。」
李婆婆温和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
确实如她所说,每个周日下午,李婆婆的大儿子李军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养老院门口。
有时候还会带着在市区教书的二女儿李晓芳一同前来。
下午两点半,李军准时推开了公寓的大门。
他今年刚满62岁,三个月前刚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正处于适应退休生活的阶段。
「妈,我来陪您了。」
李军快步走到母亲身边,将手中提着的新鲜水果小心地放在石桌上。
「军儿来了。」
李婆婆看到儿子到来,眼中瞬间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你不必每个周末都跑这一趟,从市区到这里坐车要一个多小时呢。」
「这算什么呀,坐地铁转公交也就一小时出头。」
李军在母亲身旁坐下,神情关切地注视着她。
「妈,您最近的身体状况还好吧?」
「非常好,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很专业很贴心。」
李婆婆轻抚着儿子的手背说道,「你和晓芳平时工作那么忙,也要多注意保重身体,都是奔六十的人了。」
母子二人就这样闲聊着琐碎的家常事,气氛温馨而和睦。
李军内心深处一直背负着深深的愧疚感,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没能将母亲接到身边亲自照料。
当初之所以选择将母亲送到养老院,主要是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
李军的住房面积不够宽裕,而且妻子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实在无法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
妹妹李晓芳虽然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但儿子刚刚结婚生子,她需要帮忙照顾刚出生的孙子。
「妈,要不然我还是想办法把您接回家住吧。」
李军试探性地开口说道,「现在我已经退休了,有充足的时间照顾您。」
「不用不用,我在这里过得很舒心。」
李婆婆连忙摆手拒绝,「这里有许多同龄的老朋友可以交流谈心,你们也不用为我操心了。」
类似的对话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重复了无数次。
每当子女们提议要接她回家时,李婆婆总是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起初子女们以为她是在故意客气,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她是真心愿意继续住在养老院。
「您真的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吗?」
李军心中仍然有些放不下。
「一点也不孤独,这里有很多老伙伴。」
李婆婆指向不远处正在石桌旁下象棋的几位老人,「我们经常聊天谈心,有时候还会一起观看电视节目。」
李军默默点头,虽然内心依然充满愧疚,但看到母亲确实适应良好,也就稍微放心了一些。
「那您有任何需要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
李军认真叮嘱道,「费用方面您完全不用担心,我和晓芳会按时交纳所有开销的。」
「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李婆婆拍了拍儿子的手臂,「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什么特别的需求。」
李军陪伴母亲聊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晚饭时间临近才准备离开。
临走前,他特意找到了值班的护理员小刘。
「小刘,我母亲平时在这里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李军关切地询问道。
「李奶奶是我们这里最让人省心的住户,从来不给我们添任何麻烦。」
小刘想了想继续说道,「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她特别注重个人卫生,房间总是整理得一尘不染。」
「还有其他的吗?」
「她好像对其他住户的情况特别关心,经常会询问这个那个的。」
小刘接着说道,「不过这也很正常,老人们都喜欢互相关照嘛。」
李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向小刘道谢后离开了养老院。
在回家的地铁上,李军回想起了父亲去世前曾经说过的那番话。
「军儿,你妈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孝敬她。」
父亲当时躺在病床上,声音虚弱得像游丝,「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值得你们用心对待。」
李军一直将父亲的遗言铭记在心,但对于母亲的过去,他了解得确实不多。
那一代人很少主动提起过往的经历,尤其是那些充满痛苦和困难的岁月。
他只知道母亲年轻时受过许多磨难,父亲去世后更是独自承担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
直到几年前,母亲才最终同意搬进养老院安度晚年。
「妈这些年确实辛苦了,现在在养老院有专人照顾,也算是享享清福了。」
李军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
第二天上午,李晓芳也专程来看望母亲。
作为女儿,她的观察力比哥哥更加敏锐细致,总是能注意到一些别人忽略的细节。
「妈,您的气色看起来很不错呢。」
李晓芳仔细端详着母亲的面容,「最近的睡眠质量怎么样?」
「睡得还算安稳。」
李婆婆回答道,「年纪大了,睡眠时间自然就少了。」
「那您平时都是怎么打发时间的呢?」
李晓芳继续关心地问道,「不会觉得无聊乏味吧?」
「不无聊,有时候看看电视,有时候到院子里散散步。」
李婆婆的回答很简洁,「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
李晓芳陪母亲聊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去了洗手间。
当她回到房间时,发现母亲正坐在窗边,神情专注地凝视着外面的景象。
「妈,您在看什么呢?」
李晓芳好奇地走到窗边问道。
「没看什么特别的,就是随便看看外面。」
李婆婆回过头来,「外面的风景挺美的。」
李晓芳顺着母亲刚才的视线看向窗外,那里是养老院的后花园,有一些老人正在那里悠闲地散步聊天。
确实是很平常的日常景象。
但是她敏锐地察觉到,母亲刚才观看外面的眼神很专注很认真,绝不像是随便看看的样子。
「妈,您是不是认识外面那些散步的老人?」
李晓芳试探性地询问。
「有些面熟,有些不太熟悉。」
李婆婆模糊地回答道,「住得时间长了,大家多多少少都见过面。」
李晓芳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但心中隐隐觉得有些奇怪。
她感觉母亲刚才的表情有些不寻常,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劲。
午饭时分,李晓芳陪母亲一起到餐厅用餐。
她观察到母亲在吃饭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看向其他桌子,像是在暗中观察其他住户。
「妈,您认识那边那位穿蓝色衣服的老爷爷吗?」
李晓芳指了指坐在角落位置的一个老人。
李婆婆顺着女儿的手指方向看过去,目光在那个老人身上停留了好几秒钟。
「不太熟悉,不过看着挺面善的。」
这个回答让李晓芳更加困惑了。
如果不熟悉的话,为什么要一直盯着人家看呢?
下午准备离开时,李晓芳找了个机会和另一个护理员小张聊了聊。
「小张阿姨,我妈平时和其他住户交流得多吗?」
李晓芳询问道。
「李奶奶人缘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
小张想了想回答,「她好像对每个住户都特别关心,经常会主动询问别人的各种情况。」
「询问什么方面的情况?」
「比如身体健康状况,家人什么时候来探望,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之类的。」
小张详细说道,「不过这很正常,老人们都喜欢互相关心嘛。」
李晓芳点点头表示理解,但心中还是觉得有些蹊跷。
她对母亲的印象一直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不太喜欢主动和陌生人交往。
回到家后,李晓芳把自己今天的观察结果告诉了丈夫。
「可能是老人家在这里住久了,自然而然地会关心周围的邻居。」
丈夫劝她不要过度担心,「而且这说明她适应得很好,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总觉得她好像很在意观察其他人,但又不希望我们知道这件事。」
李晓芳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你想得太多了,妈都85岁了,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丈夫笑着说道,「只要她在那里生活得开心健康就足够了。」
李晓芳觉得丈夫说得很有道理,也就暂时放下了这个疑问。
两个月后,李军和李晓芳按照惯例一起去看望母亲。
这一次,他们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注意到的奇怪细节。
「妈,您最近在写什么东西?」
李晓芳看到母亲桌上放着一支铅笔和几张纸片。
「没写什么重要的,就是随便记点事情。」
李婆婆迅速将纸片收拢起来,「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有时候需要做点记录。」
李晓芳想要看看母亲记录的内容,但李婆婆已经将纸片塞进了抽屉里。
「妈,您记录的是什么事情?如果有重要的事,直接告诉我们就行了。」
李军关心地说道。
「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一些生活琐事。」
李婆婆摆摆手,「你们不用为这些小事操心。」
兄妹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觉得有些反常。
以前母亲从来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而且她刚才收纸片的动作非常迅速,明显不想让他们看到内容。
「妈,您那个抽屉里都放着什么东西?」
李晓芳直接询问道。
「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个人物品。」
李婆婆的回答很模糊,「没什么值得看的东西。」
李军走到抽屉前想要打开查看,却发现抽屉竟然是锁着的。
「妈,这个抽屉为什么要上锁?钥匙在哪里?」
李军疑惑地问道。
「钥匙我收起来了。」
李婆婆说道,「里面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些私人物品而已。」
这更让兄妹二人感到奇怪了。
如果真的没什么重要的物品,为什么需要特意上锁保存?
而且母亲的态度明显有些躲闪回避。
中午用餐时间,李晓芳再次观察到了母亲的异常举动。
母亲用餐时总是会不时地扫视餐厅的各个角落,目光会在某些特定的住户身上停留较长时间。
「妈,您是在寻找什么人吗?」
李晓芳顺着母亲的视线询问道。
「没有,就是习惯性地看看大家都在不在。」
李婆婆回答,「这个年纪的老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不在了。」
这话听起来颇有些沉重的意味,但李晓芳觉得母亲的关注方式似乎不是出于一般的关心。
下午时分,李军专门找到院长办公室了解母亲的情况。
「周院长,我母亲在这里的日常表现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李军开门见山地询问。
「李奶奶是我们这里的优秀住户代表。」
周院长笑容满面地说道,「她非常关心其他住户,经常会主动询问大家的各种情况。」
「询问哪些方面的情况?」
「比如谁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谁的家人来探望了,谁需要特别的帮助照顾等等。」
周院长继续说道,「她心地特别善良,有时候还会提醒我们工作人员关注一些需要特别照顾的住户。」
「提醒?」
李军有些意外,「她怎么知道哪些住户需要特别照顾?」
「她观察得非常仔细入微,比我们护理员还要细心周到。」
周院长赞不绝口,「有好几次她提醒我们注意某个住户的身体变化,结果真的及时发现了健康问题。」
这个信息让李军更加困惑不解了。
母亲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敏锐细致了?而且她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那些住户需要特别关注的?
「她平时都会观察哪些方面?」
李军继续追问。
「主要是观察住户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比如谁连续几天没有下楼用餐,谁最近情绪状态不太稳定,谁的生活作息时间发生了明显变化等等。」
周院长详细解释道,「她的记忆力非常好,对每个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李军内心的疑惑更加浓重了。
母亲为什么要如此密切地关注其他住户?
而且听起来她似乎把每个人的详细情况都记得一清二楚。
傍晚时分,兄妹二人一起离开养老院时,都感觉今天的探望发现了许多异常之处。
「哥,你有没有觉得妈今天表现得有些奇怪?」
李晓芳在路上问道。
「确实很奇怪。」
李军点头同意,「特别是那个上了锁的抽屉,她为什么不让我们看?」
「还有她对其他住户的密切关注,感觉已经超出了正常关心的范围。」
李晓芳说道,「院长说她能提前发现别人的健康问题,这也很令人费解。」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李军询问妹妹的看法。
「我也想不明白。」
李晓芳思考了一会儿,「可能是年纪大了,产生了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模式。」
「会不会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
李军担心地说道,「我听说有些老人会出现各种奇怪的举动。」
「不太像,妈的思维逻辑很清晰,而且记忆力非常好。」
李晓芳摇摇头,「刚才院长也说她记忆力很好。」
兄妹二人讨论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
最后决定下次再来探望时要更加仔细地观察,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02
一周之后,李晓芳又单独来看望母亲。
这次她特意提前到达,想要观察母亲平时独处时的真实状态。
上午八点半,养老院刚刚开始新一天的活动安排。
李晓芳看到母亲独自坐在大厅的角落里,手中拿着那个神秘的黑色小本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
「妈,您在写什么内容?」
李晓芳悄悄走过去询问。
李婆婆看到女儿突然出现,连忙将本子合上抱在怀里。
「没写什么特别的,就是记录一些日常琐事。」
「能让我看看吗?」
李晓芳伸手想要拿过本子。
「没什么好看的内容。」
李婆婆将本子紧紧抱在胸前,「都是一些流水账式的记录。」
李晓芳注意到,母亲说话时眼神明显有些闪躲,显然不想让她看到本子里的内容。
「妈,您最近经常在写东西吗?」
李晓芳换了个角度询问。
「偶尔记录一点点。」
李婆婆回答得非常谨慎,「年纪大了,记性不如以前,不记下来容易遗忘。」
这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从大厅缓缓走过,李婆婆立即将注意力转向了他,目光非常专注。
「妈,您认识那位老先生吗?」
李晓芳顺着母亲的视线询问。
「见过几次面。」
李婆婆简短回答,但目光仍然紧紧跟随着那位老先生的身影。
李晓芳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母亲确实会特别关注某些特定的住户。
当那些人出现在视野范围内时,母亲的注意力就会被牢牢吸引过去。
「妈,您为什么对其他住户如此关注?」
李晓芳直截了当地询问。
「没有特别关注,只是习惯性地观察周围的环境。」
李婆婆的回答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李晓芳感觉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
中午用餐时间,李晓芳陪母亲前往餐厅。
她发现母亲在选择座位时很有讲究,总是会选择能够观察到大部分区域的位置。
用餐过程中,母亲会时不时地扫视其他桌子,有时候还会轻声自言自语。
李晓芳努力想听清楚母亲在说些什么,但声音实在太小了。
「妈,您刚才在说什么?」
李晓芳小心询问。
「没说什么,就是随口嘀咕几句。」
李婆婆回答,「年纪大了,有时候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
用餐结束后,母亲又拿出了那个黑色小本子,开始认真地写着什么。
这次李晓芳坐得比较近,她努力想看清楚本子上记录的内容。
她隐约看到本子上有一些日期数字,还有一些人名,但因为母亲写字的角度问题,她看不清具体的内容。
「妈,您记录的是什么日期?」
李晓芳试探性地询问。
「就是一些重要的日子。」
李婆婆模糊地回答,「免得记忆混乱。」
「什么重要的日子?」
「生日纪念日之类的。」
李婆婆说完就将本子收了起来。
李晓芳心中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
母亲为什么要记录这些日期?
而且看起来不像是记录自己家人的日期,因为本子上的人名她完全不认识。
下午时分,李晓芳找了个机会和护理员小王深入交流。
「小王,我妈平时经常记录东西吗?」
李晓芳询问道。
「经常记录,她总是拿着那个黑色小本子写写画画。」
小王回答,「不过她记录的具体内容,我们也不清楚。」
「她有没有说过为什么要做这些记录?」
「从来没有解释过。」
小王思考了一下,「不过我觉得她记录的可能是其他住户的相关信息。」
「为什么这样认为?」
李晓芳非常感兴趣。
「因为每次有住户生病或者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察觉到。」
小王说道,「有时候我们护理员都还没有发现问题,她就已经提醒我们了。」
这个信息让李晓芳更加困惑不解了。
母亲记录其他住户的信息是为了什么?
而且她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那些详细信息的?
「她是怎么知道其他住户的详细情况的?」
李晓芳继续追问。
「她观察得特别仔细,而且经常主动和其他住户交流谈心。」
小王解释道,「她的交际能力很强,大家都愿意和她分享各种事情。」
「她都会和别人聊什么话题?」
「各种各样的话题,比如家庭背景,身体健康,以前的工作经历等等。」
小王详细说道,「她特别善于聊天,能让别人感到很轻松很舒适。」
李晓芳听了这些描述,心中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母亲好像在有目的地收集其他住户的各种信息,但她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离开养老院的路上,李晓芳立即给哥哥打电话,将今天观察到的情况详细汇报。
「听起来确实很反常。」
李军在电话中说道,「妈为什么要记录其他住户的详细信息?」
「我也完全想不明白。」
李晓芳说道,「而且她明显不希望我们知道她在记录什么内容。」
「会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李军猜测道,「比如她在帮助某些特定的人?」
「帮助什么人?」
李晓芳不太理解,「她一个85岁的老人能帮什么忙?」
「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是觉得妈不会毫无目的地做这些事情。」
李军说道,「要不我们下次一起去,更仔细地观察一下。」
「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能否发现更多的线索。」
李晓芳同意了哥哥的建议。
半个月后,李军和李晓芳约好一起去看望母亲。
他们决定这次要更加细致地观察,争取找出母亲行为异常的真正原因。
到达养老院时,他们看到母亲正坐在花园里,手中拿着那个熟悉的黑色小本子。
看到子女们走来,她立刻将本子收起来藏在身后。
「妈,我们一起来看您了。」
李军快步走过去,敏锐地注意到了母亲刚才收藏本子的动作。
「你们俩一起来了,真是太好了。」
李婆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今天阳光这么好,我们就在外面坐一会儿吧。」
兄妹俩陪母亲闲聊了一段时间,期间他们仔细观察发现,母亲总是会特别关注路过的某些住户,而且每次看到特定的人时,表情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妈,您刚才看的那位老奶奶,您很熟悉她吗?」
李晓芳指着刚刚走过的一位老人询问。
「见过几次面。」
李婆婆简单回答,但李晓芳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李晓芳继续询问。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
李婆婆回答得很迅速,似乎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
中午用餐时间,兄妹俩更加仔细地观察母亲的一举一动。
他们发现母亲确实会特别关注某些特定的住户,而且关注的方式很有规律性。
「妈,您对这里的住户都很了解吗?」
李军试探性地询问。
「住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李婆婆回答,「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那您知道他们都是什么工作背景吗?」
李晓芳接着询问,「比如以前从事什么职业的?」
李婆婆停下了吃饭的动作,看了女儿一眼。
「你们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些问题?」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好奇而已。」
李晓芳连忙解释,「想了解一下您在这里的社交环境。」
「这里的住户背景五花八门,有工人有农民,有教师有干部,什么行业的都有。」
李婆婆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就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下午时分,兄妹俩提出要参观一下母亲的房间。
李婆婆带他们上楼,房间确实整理得井井有条,正如护理员所说的那样。
「妈,您的房间真是一尘不染。」
李晓芳赞叹道,目光不经意地扫向了那个神秘的上锁抽屉。
「年纪大了,就喜欢把所有东西都整理得整整齐齐。」
李婆婆说道。
「那个抽屉里存放的是什么物品?」
李军直接开口询问,「为什么需要上锁保存?」
「就是一些个人的私密物品。」
李婆婆的回答和上次完全一致,「没什么重要的东西。」
「既然没什么重要的,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看一眼?」
李晓芳追问道。
李婆婆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东西,这很正常不是吗。」
这个回答让兄妹俩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
母亲究竟在隐瞒什么秘密?
而且她的态度明显带有回避的色彩。
就在这个时候,走廊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李婆婆立刻冲到门口,探头向外张望。
「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军跟着走了过去。
「好像是有住户身体不舒服了。」
李婆婆说道,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担忧表情。
很快,他们看到护理员和医生急匆匆地朝走廊另一端的房间跑去。
李婆婆凝视着那个方向,目光异常专注。
「妈,您认识那个房间的住户吗?」
李晓芳询问道。
「认识。」
李婆婆点头回答,「是一个很可怜的老人家。」
「可怜?为什么可怜?」
「他没有子女来探望,身体状况也不太好。」
李婆婆说道,语调中充满了同情。
过了一会儿,医生从那个房间里出来了。
李婆婆立刻主动上前询问情况。
「医生,老张的情况怎么样?」
李婆婆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血糖有些偏高,需要调整一下药物。」
医生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太好了。」
李婆婆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李军和李晓芳在旁边观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疑惑更加深重了。
母亲对其他住户的关心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回到房间后,李婆婆又拿出了那个黑色小本子,开始专心地记录着什么。
兄妹俩趁机凑近,想要偷看她在写什么内容。
「妈,您在记录刚才发生的事情吗?」
李晓芳小心询问。
「嗯,记录一下。」
李婆婆一边写一边回答,但用身体挡住了本子,不让他们看到具体内容。
「为什么要记录这些事情?」
李军直接问道。
「记下来心里会踏实一些。」
李婆婆简单回答,然后将本子收了起来。
这时候,护理员小王敲门走了进来。
「李奶奶,您刚才又提醒对了。」
小王走进来说道,「老张确实血糖升高了,幸好发现得及时。」
「我只是看他今天的脸色有些不太正常。」
李婆婆说道。
「您真是太细心了,比我们护理员观察得还要仔细。」
小王由衷地赞叹道。
等小王离开后,兄妹俩用复杂的目光看着母亲,心中的疑问更多了。
「妈,您是怎么知道老张今天身体不适的?」
李晓芳询问道。
「观察出来的。」
李婆婆回答,「他今天早晨用餐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异常。」
「您观察得如此仔细入微,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李军追问道。
李婆婆看了看面前的儿女们,沉默了好一会儿。
「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习惯了关心身边的人。」
兄妹俩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母亲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她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关心的范畴,更像是在执行某种特殊的使命。
傍晚时分,兄妹俩准备告别离开时,李婆婆突然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
「你们要记住,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这句话让兄妹俩感到更加困惑不解。
母亲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在回家的路上,兄妹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妈今天的表现更加奇怪了。」
李晓芳说道,「特别是最后那句话,完全听不懂什么意思。」
「而且她对老张病情的预判也很不寻常。」
李军接着说道,「一个普通的老人怎么可能具备这种医学观察能力?」
「会不会妈以前有过我们不知道的特殊经历?」
李晓芳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什么特殊经历?」
「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她好像具备某种专业技能。」
李晓芳说道,「普通人不可能对陌生人的健康状况如此敏感。」
「你的意思是说,妈可能有过医学背景?」
李军若有所思。
「不一定是医学背景,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专业训练。」
李晓芳说道,「总之,她的表现绝不是一个普通老人应有的。」
兄妹俩越聊越觉得事情不简单,但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他们决定找个机会深入调查母亲的过去,看能否找到一些线索。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养老院突然来电话。
李婆婆因为突发心脏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兄妹俩火速赶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医生,我妈的情况怎么样?」
李军抓住主治医生的胳膊询问。
「病人情况已经稳定了,但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医生回答道,「你们不用太担心,她的身体底子还算不错。」
在母亲住院期间,兄妹俩需要整理她在养老院的个人物品。
院方特意给了他们母亲房间的备用钥匙。
「这是个好机会。」
李晓芳对哥哥说道,「我们终于可以看看那个神秘抽屉里到底藏着什么。」
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母亲的房间。
李军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个一直紧锁着的抽屉。
当抽屉完全打开的那一刻,兄妹俩完全惊呆了。
抽屉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本记录详细的笔记本,每一本都记录着养老院住户的详细信息。
李晓芳拿起其中一本翻开,发现里面记录着每个住户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家庭背景、以前的工作经历,甚至连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都有详细描述。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抽屉的最底层,还有一份泛黄的文件。
李军颤抖着手拿起那份文件,只看了一眼就彻底愣住了。
那是一份来自几十年前的工作证明,上面清楚地写着:
李秀兰,国家安全部门特别行动组成员,专门负责调查和监控工作。
原来,85岁的李婆婆竟然曾经是一名隐秘战线上的工作者。
而她在养老院这16年来的所有"异常"行为,都是出于职业本能的驱使。
她一直在暗中保护着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们,成为了他们看不见的守护神。
来源:Ace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