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还有必要去上海吗?网友的一番话让人认清现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6:25 1

摘要:房租押一付三,工资到账先打给房东,剩下的钱够不够吃顿火锅都要算两遍。

“去上海”三个字,现在听起来像一句赌咒。

房租押一付三,工资到账先打给房东,剩下的钱够不够吃顿火锅都要算两遍。

数据说,2025年年轻人失业率21.3%,听起来像冷冰冰的百分比,落到生活里就是:

面试三轮,最后告诉你“岗位冻结”;

好不容易拿到offer,试用期还没过,整个组被砍;

朋友圈里晒工位的人越来越少,晒咖啡拉花的越来越多——不是闲,是怕HR看到在线状态。

房子更干脆。

均价像电梯失控,工资像楼梯爬行。

有人干脆把买房从人生清单划掉,直接换成“一年搬两次家”的套餐。

不婚不育?不是不想,是算完奶粉钱和学区房之后,发现连婚假都休不起。

可另一面,晚上十点地铁里依旧挤满穿球鞋的加班族,耳机里放着同一首City Pop。

周末的市集、展览、livehouse永远排队,大家抢着用两百块买一张逃离现实的门票。

钱没攒下,体验倒是攒了一箩筐:

露营一次,精酿三杯,脱口秀笑到嗓子哑,回家对着天花板发呆,觉得今天好像又没白过。

所以“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本身就很狡猾。

它把上海简化成一张成本收益表,却忘了这座城市最值钱的是那张表算不出来的部分——

凌晨两点还能买到葱油拌面,隔壁工位坐着能把PPT写成诗的人,以及那种“万一呢”的心气。

留下还是跑路?

其实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

有人留下,是因为老家连加班都没地方加;

有人离开,是因为发现再贵的咖啡也喝不出安全感。

最惨的是卡在中间的那群:留下吧,钱包不同意;走吧,心里又痒。

所以别问“年轻人还有没有必要去上海”。

要问的是:

你想用哪部分自己,去换哪部分上海?

是拿青春换可能,还是拿可能换轻松?

这道选择题,没有ABCD,只有“敢”和“不敢”。

来源:风中赏柳的闲适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