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建路桥南京软件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率先实现施工区域AI监控全覆盖,形成了立体式监控网络,实现了建筑行业从“人工主导”向“数据驱动”的转型突破,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中建路桥南京软件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率先实现施工区域AI监控全覆盖,形成了立体式监控网络,实现了建筑行业从“人工主导”向“数据驱动”的转型突破,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本报讯(通讯员王臣臣)科技加速迭代下,AI深度融入各行业,尤其为传统建筑施工业带来重大变革。建筑工程因环境复杂、人员流动大,安全管理长期受人力成本高、监管有盲区、风险响应慢等因素影响困扰。近日,中建路桥南京软件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率先实现施工区域AI监控全覆盖,既破解行业痛点,也为智能施工管理拉开序幕。
步入项目施工现场,高清智能摄像头有序分布在塔吊顶端、脚手架平台、材料堆放区、人员出入口等关键点位,形成了立体式监控网络。这些设备宛如不知疲倦的“电子卫士”,不仅实现了对施工区域的无死角覆盖,更通过搭载的边缘计算模块,24小时不间断捕捉现场动态。
该系统可实时解析视频流中人员动态,精准捕捉未规范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背心、违规攀爬脚手架、高空抛物等风险,并通过采用图像比对与植被覆盖材料特征分析,开展裸土覆盖识别,实时监测裸土裸露面积与覆盖合规性;通过车辆外观图像纹理分析,识别工程车辆出场前未冲洗、轮胎带泥情况;基于标识牌标准尺寸、颜色及位置数据,自动识别安全标识牌缺失、歪斜、被遮挡等问题,同步判定标识牌内容是否符合施工现场安全规范要求。
当系统识别到违规行为时,会立即对管理人员发出预警:识别到违规后,15秒内管理人员电脑推送含违规画面与定位的预警信息、后台系统自动记录违规台账;加装设备后,若1分钟内未整改,系统自动进行声光电报警。相较于传统安全管理中“安全员徒步巡查+事后调监控”的模式,AI系统不仅消除了夜间、恶劣天气等时段的监管盲区,更将单区域安全管理效率大幅度进行提升。
AI监控在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是智能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替代,更标志着该公司建筑板块从“人工主导”向“数据驱动”的转型突破。通过风险预判实现主动防控,为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范本。随着此类技术的普及,建筑施工将加速摆脱粗放式管理瓶颈,迈向更高效、更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