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但真睡了,有些人却越睡越累,甚至觉也睡不香,血压还飙上去了。这午觉,到底是养生的良方,还是“埋雷”的陷阱?
都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但真睡了,有些人却越睡越累,甚至觉也睡不香,血压还飙上去了。这午觉,到底是养生的良方,还是“埋雷”的陷阱?
特别是60岁往上走的老年人,午睡这事儿,真得讲点门道,不然一觉醒来,可能不是精神焕发,而是浑身不对劲。
先甩个数字给你:2020年国内一项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调查显示,超过62%的老年人有午睡习惯,但其中将近一半人午睡后反而感到疲惫、头晕,甚至出现血压波动。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普遍问题。
午睡这事儿,表面上看是“闭目养神”,实则是门学问。尤其到了花甲之年,身体各项机能都不像年轻时那样“说睡就睡,说醒就醒”。一旦方式不对,午睡反成负担,就像老一辈常说的那句:“不是觉不好,是你睡错了”。
其实很多人对午睡的认知,早就走偏了。有人一躺就是两小时,美其名曰“补觉”;有人刚吃完饭就躺沙发上呼呼大睡;还有人坐着打盹,脖子一歪睡得跟断了似的……你要说这些方式养生,那可真是“养个寂寞”。
那午睡到底能不能养生?答案是:能,但得看你怎么睡。尤其60岁以后,这“五不要”,真得记牢。
人老之后,胃肠蠕动变慢,消化能力下降。饭后立即躺下,不仅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还可能影响心脏回流。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这种做法无异于“给心脏加码”。
2022年《中华内科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指出,饭后30分钟内入睡的老年人,发生胃食管逆流的风险比饭后1小时后午睡者高出3倍以上。所以说吃饱就躺,不是养生,是“找罪受”。
聪明的做法是,饭后慢走十五分钟,等肠胃开始“工作”了,再考虑入睡。别小看这点活动,它能有效缓解饭后困倦,又不至于血糖猛升。
“觉睡多了,人反而昏沉”,这不是迷信,是有科学根据的。老年人午睡时间一旦超过一个小时,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再醒来时大脑处于“惺忪状态”,就像电脑刚开机时卡顿,整个人都“当机”了。
哈佛医学院的一项老年睡眠研究发现,午睡时间控制在20到40分钟之间,能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和记忆力,超过一小时则有可能扰乱晚间睡眠节律,甚至诱发心血管事件。
所以说午睡不是越长越补,关键在“浅眠”。像我们乡下常说的:“猪睡深觉,人睡轻觉”,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很多老人图方便,饭后就坐在沙发上、靠在椅背上眯一会儿,甚至在电视机前打盹。看着舒服,实则对颈椎和呼吸道都是折磨。
坐着打盹,颈部肌肉松弛,头一低,容易造成“落枕式供血不足”。特别是有颈椎病或高血压的老人,这姿势睡觉,风险不小。
最理想的午睡姿势,是躺下但头部略抬,侧卧为宜。这样既能避免胃酸反流,又能保持颈部放松,减少压迫。
老年人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午睡时如果光线刺眼、电视声吵、窗外车鸣不断,那就别指望有好觉睡。
研究发现,光线和噪音会打断老年人90%的浅睡眠周期,影响脑部修复和情绪调节。而午睡的主要作用,恰恰是“恢复脑力”。
所以说营造一个安静、遮光的环境,比你睡多久都重要。一个薄窗帘,一副耳塞,胜过吃多少保健品。
有些人明明不困,还非得中午闭眼躺一会儿,结果躺着翻来覆去,越睡越烦,反而把自己搞得焦虑。
其实午睡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身体困了就小睡一会儿,不困就休息放松,别硬熬。老年人更要顺应生理节律,别拿“睡觉”当任务。
就像老话说的:“饿了才吃,困了才睡”,这才是顺势养生的智慧。
那午睡到底能不能养生?咱总结一下:能,但得睡对了,别瞎睡。特别是年过六旬的老年人,身体不像年轻人那样“皮实”,一个午觉睡不好,不仅影响精神,甚至还可能诱发疾病。
很多人误以为午睡是“补命”,其实它更像是“调气”。睡得对,是润物细无声;睡得错,是火上浇油。
有研究指出,午睡适度可降低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缓解焦虑、提高记忆力。但这前提是“适度”——时间别长,姿势要对,环境安静,顺其自然。
顺带说一句,午睡的好处也不是“一劳永逸”,它不能替代晚上高质量的睡眠。夜里三四点还在刷手机、打麻将的,白天再怎么睡都补不回来。
很多老年人午睡后容易心慌、头晕,这其实是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弱的表现。午睡时血压降低,醒来时骤升,加上体位变化,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也就是俗称的“起床晕”。
这时候该怎么办?醒来别急着起,先躺一会儿,慢慢坐起,再站起身走动。一步一步来,别猛地一下蹿下床,把好不容易休息好的身体又吓一跳。
咱再说点实在的,有些老人白天没事干,一天睡三四次,晚上还赖床不起。睡得多,不等于养得好。真正会养生的人,是懂得节制、讲究方式的人。
别看午睡只是几十分钟的事儿,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健康隐患。尤其是年纪大了、身体慢了、更要懂得“怎么睡”比“有没有睡”更重要。
说到底午睡这事儿,像老一辈常说的:“觉不是药,别拿错法吃”。睡得对,是修身养性;睡得错,反添病根。年纪大了,养生要靠智慧,不靠蛮劲。
最后扔一句老话当收尾:“人老三分眠,睡得巧胜过吃得好”。说白了午睡不是养命的灵丹妙药,但用对了,它就是个好帮手。
你怎么看待午睡这件事?有没有什么午睡的小妙招或困扰?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南》.2023年版.
[2]王雪梅, 周志伟. 午睡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6): 848-852.
声明:以上内容仅作健康科普参考,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来源:心内科孙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