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夏定期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探索“少年法学院”等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创新模式,引导家长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推广适合未成年人的法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将未成年人保护落细落实,以法治力量厚植成长沃土,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蓝天。
普法宣传筑就认知防线
宁夏定期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探索“少年法学院”等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创新模式,引导家长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推广适合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读物,印制发放适合家庭使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资料。
打造“法治+”多元要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开展“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等普法主题活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鼓励创作vlog等作品,开展网络正能量精品征集评选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学习网络法律法规,远离网络违法犯罪。
汇聚保护未成年人法治合力
预防是最有力的保护,在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在部门配合上协同发力。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等载体,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培训,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发挥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作用,定期到校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同时,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弘扬善良风俗、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鼓励创作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红色法治文化的校园法治文化作品。
精耕细作护“未”成长
宁夏将未成年人保护纳入法治宣传教育重要任务和年度普法重要任务,利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主题法治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的常态。精准培养“法律明白人”,组建“巾帼法律明白人”等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健全志愿者和志愿团体登记注册、培训激励制度,广泛吸纳热心家庭教育公益事业的教师、儿童工作者等开展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高校组建大学生法治宣传队伍,在实践中学法用法。
探索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歇,“精耕细作”只为未成年人撑起更坚实的法治“保护伞”。司法工作人员到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参与学校法治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帮助。组织开展司法机关开放日活动,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多样化、体验式、互动式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法治意识和防护意识。
宁夏还深化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完善以案普法长效机制,通过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典型案例,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文章来源丨宁夏法治报
记者丨杨秀丽
来源: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