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袤的西部戈壁腹地,一座以“石城”为名的创新之城正悄然崛起。石河子高新区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正以“点石成金”的魔力,在荒漠中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升级图景。
在广袤的西部戈壁腹地,一座以“石城”为名的创新之城正悄然崛起。石河子高新区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正以“点石成金”的魔力,在荒漠中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升级图景。
近日,高新区孵化器引进企业垂天(新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垂天能源科技”)传来捷报:其自主研发的“矿山有害气体实时监测与预警管理系统”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这已是该企业今年斩获的第二项国家级软件著作权,标志着他们在矿山安全智能监测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与核心知识产权布局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没有高新区的全程护航,就没有今天的垂天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坦言,企业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00万元,在智能传感、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创新生态,正在高新区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近几年来,石河子高新区以“研究院+产业智库联盟+孵化加速器”的创新平台体系为画笔,以“创业联络员+辅导员+导师”的三级辅导体系为颜料,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在戈壁滩上绘就一幅“点石成金”的科技创新画卷。
石河子高新区
创新孵化器平台矩阵
在许多人看来,棉花秸秆是一种废物。
但在新疆臣达盛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臣达盛业环保”)董事长韩文臣的眼里,棉花秸秆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作为石河子高新区孵化的“生根型”高新技术企业,臣达盛业环保闯荡市场13年后,向园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毕业”答卷——
由臣达盛业环保投资6.7亿元建设的年产15万吨棉秆高得率清洁制浆生产线和一条高档包装纸生产线双双顺利投产。企业每年利用自产的棉秆纤维浆生产高等级瓦楞原纸,产能达10 万吨。
“如果没有高新区当年的孵化,就没有臣达盛业环保如今强壮的体魄。”韩文臣深有感触地说道。
据介绍,高新区孵化器采用“公司运作、科技为本、盘活资产、孵企结合、成果转化、运营创新、建企成业”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利用6.7万平方米服务面积,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场地、资金、人才、市场、技术、信息、政策、培训、中介、物业等十大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创业成本,顺利度过初创期,快速进入成长期。
“在这里,创业初始人员可享受政策扶持、项目论证、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孵化促企业、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发展’。”高新区孵化器运营商——石河子创新创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河子创服公司”)副总经理严静告诉《中国高新区》记者,目前已有电子商务、新媒体数码、文化创意、新型环保材料、无人机技术等60余家企业进入孵化器发展。
为此,高新区孵化器构建起“创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的创业辅导体系,建立了一支结构功能互补的高水平创业辅导队伍,以微巢学院、辽疆数字丝路产业园为主要培训辅导场地,陆续开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培训、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培训等各类创业辅导、企业培训辅导50余次,确保创业服务的“精准滴灌”。
由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组成的创业导师团,扮演着“战略舵手”的角色,为落户石河子高新区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天域航通是国内唯一集全国产化大型无人机系统研制、生产、销售、维保、市场运营、服务保障为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还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型无人机融合飞行首个试点单位。其鸿雁(HY100)起飞重量达5.25吨,具有全天候自主飞行能力,可保持真高4米的持续作业飞行。2023年9月,八师引入天域航通落户石河子高新区。创业导师团经常深入该企业,提供服务咨询,助力打造以石河子为中心的兵团通航产业集群。2025年1月20日,新疆天域石河子生产基地仅用16个月的时间就实现“兵团造”首批大型无人机生产下线及飞机交付,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民用大型无人机规模量产的行业空白。
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无人机鸿雁(HY100)
截至目前,天域航通已成功申报飞行控制系统、通信数据链、飞行管理系统、飞机大部件加工设计与工艺等多达105项发明专利,鸿雁(HY100)在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抢险、物资投送等众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低空经济的先行军。
线下空间狭窄,拓展线上创业服务平台,同样大有可为。
严静介绍,高新区孵化器重点引进互联网科技、农牧业科技、物联网金融、新通航科技、新材料科技等科技应用型企业,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打造石河子高新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平台。
在发展的过程中,石河子高新区不断完善“种子—苗圃—孵化器—中试基地—加速器—产业园”六位一体的产业孵化与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中小试、检测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扎实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通过三年的发展,线上平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发展的重要示范地。构建了由电商、物流、社群、金融、新商业、大数据六大创新模块构成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创新创业平台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独立开发资金压力大,是西部地区孵化器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与其等,不如闯。
这一次,石河子高新区把目光投向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高新区平台公司联合三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在石河子组建股份制企业——新疆石嘉科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嘉科创”),作为八师石河子市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的平台和抓手,利用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共享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对孵化项目通过“引、育、用、留”实现孵化、转化、落地、共生,最终推动项目“带土移植”。
随后,合作向纵深发展。石嘉科创在嘉兴成立全资子公司——石嘉企业服务(嘉兴)有限公司,围绕八师石河子市“1+4+4+6”高质量发展布局,建立科创飞地,招才引智,“这相当于在嘉兴建了一个石河子的离岸孵化器,开始打造离岸经济,拓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石河子高新区副主任李世平介绍。
在探索中前行。石河子高新区不断突破禁区,驱动创新向纵深发展。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难以跨越技术到商品的壁垒、导致大部分“高新成果”束之高阁的困扰,石河子高新区大胆探索,成立了石河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专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弥补了高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中的空白。
2021年,石河子高新区搭建“研究院+产业智库联盟+孵化加速器”创新平台新体系。注册成立兵团首家民办非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石河子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负责技术合作、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孵化等事务。
这个被称作“技术转化中枢”的平台,已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机构建立合作,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27项。其中,“新疆无烟煤制备高质量钠电负极材料”技术不仅斩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更推动天宏基科技成为新疆唯一锂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企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
研究院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孵化”双轮驱动模式,在新能源领域成效显著。通过参与“新能源车载充电机用高容电极箔产品开发项目”,研究院成功攻克车载充电机用高容电极箔生产关键技术,使新疆金阳新能源公司跻身国内新能源车载充电设备第一梯队。
2024年,石河子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281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84 项,商标信息100项。
石河子高新区通过拓宽发展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有力促进了孵化器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据统计,高新区孵化器累计注册企业610余家,入驻办公企业60余家。先后引进了中智职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觉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搭建了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兵团工业技术研究院、兵团人力资源产业园、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矩阵。
2024年,高新区孵化器协助八师科技局举办“第十届八师创新创业大赛”,推荐高新区10家企业参赛,其中“高品质生物医药用血液制剂”项目荣获兵团决赛一等奖。
截至目前,石河子高新区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孵化面积超10万平方米,已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兵团级众创空间16家,拥有国家级和兵团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80家。
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创新的种子正孕育着改变未来的力量。
觉物智能装备(石河子)有限公司由觉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新疆石河子市国有资产平台联合组建,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入驻高新区加速器标准厂房,标志着高端智能农业装备项目在师市落地生根。
公司核心产品“鹤出FR机器人T3000”凭借全球首创的模块化变形机器人系统脱颖而出,该系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农田自动驾驶、农业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成功实现零碳纯电驱动、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与无人化作业的“耕种管收”一体化农业服务。截至目前,首批50台设备已完成交付,产值规模达 5000万元,市场应用成效初步显现。
此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精准契合第八师农业发展实际需求,有效破解当前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痛点难点问题,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当地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为石河子市及第八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与技术保障。
一个个科技创新的企业,已成为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能。目前,石河子高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兵团创新型中小企业44家。
在石河子高新区,创新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赋能”。从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攻关,到电商产业园的数字赋能;从智库联盟的战略指引,到三级辅导的精准服务,这里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戈壁滩上,初现适合“小巨人”“独角兽”生长的“热带雨林”。
数字经济的“戈壁孵化器”
阳光静静地照耀在石河子高新区火炬大厦上。
直播日当天,维吾尔族主播阿依古丽早早来到设在火炬大厦内的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通过多语种直播,向中亚客户推介石河子的棉纺织品。
电商产业园直接间带货
这个产业园,属于辽宁省援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600平方米,以“三平台六中心”为主体架构,引入电商大数据可视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产品追溯平台,构建“运营中心、产品展示中心、视频电商孵化中心、培训中心、网商创业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三平台六中心架构),建设多元主体的产业直播基地,形成电商产业数字生态完整闭环。
目前,产业园按照“直播电商+文旅+农产品上行、轻工业产品下行+创业就业”的内容模式进行运营。
为“孵化”出一批电商企业和电商主播,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共打造了1个共享开放式直播间、2个特色直播间、9个主题直播间,实现带货直播及学员实训功能。
据统计,2022年3月运营至今,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共举办了30期电商培训班,累计培训2850余人,培训带动创业转化人数达到3700 余人,引进企业147家。
产业园还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电商+供应链”等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新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打开市场,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汇集产品2270种,直播成交金额超百万。
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已经成为戈壁数字经济的“孵化器”。
石河子市半城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半城互联网”)于2023年6月获批兵团级众创空间——人人创众创空间。拥有兵团级评审专家库专家1名、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初级职业经理人2名、孵化器从业人员1名,导师库涵盖投融资、工业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应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行业领域专家成员30名。
作为八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军垦1949”,囊括八师五大产业群:奶制品、牛羊肉、棉纺织品、葡萄酒、干果鲜果等,半城互联网、微信小程序、小红书、抖音、京东等线上商城,累计上架八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产品200余款,上架特色产品407款,线上直播带货150场,帮助品牌授权产品及新疆农特产品共享疆内外资源,提高新疆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企业产品市场份额。
半城互联网公司同时还是师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兵团级创新创业大赛、兵团级数据要素大赛的服务商,积累了丰富的会务经验。每逢大赛,他们就帮助参赛企业进行赛前、赛中及赛后的系统培训和跟踪服务,服务企业近千家。
创客咖啡区
“未来,辽疆数字丝路电商产业园将继续深化创新,加强与国内外电商企业的合作,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努力打造成为全疆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商产业园,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李世平勾勒出西部数字经济“戈壁孵化器”未来愿景的清晰轮廓。
本刊记者:项俊平
通讯员:周燕桃 王 苒
编辑:虞攀亮
编审:马若诗
审核:苏劲松
出品: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