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了一段,最终他在一片茂密的野草面前停了下来,蹲下,拔开这片位于茶树根部地面上的、绿油油的、旺盛的青草,发出沉重的感慨,看,这草籽洒下去,发出来这么浓密的草,怎么树上芽头就是不长大呢?
《1》
早晨,一开机就收到老S发来的视频。
大约八点钟的时候,他爬上有机茶园去看树的生长发育情况。
镜头里有急速滑过的山路,有他爬山的喘息声,还有微微的风声。
是十分原生态的,春茶季有机茶园晨景的现象直播。
走了一段,最终他在一片茂密的野草面前停了下来,蹲下,拔开这片位于茶树根部地面上的、绿油油的、旺盛的青草,发出沉重的感慨,看,这草籽洒下去,发出来这么浓密的草,怎么树上芽头就是不长大呢?
那浓浓的苦恼,就算是隔着手机屏幕,我也可以感同身受。
为了这一年一季的春茶季,我们早在冬至时节,就开始沤肥,洒肥,养护,为的就是让有机茶树们能在冬季养好身体,在春茶季能发出饱满肥壮的芽头来。
然而,然而,春茶季的日子一天天流逝,有机白茶的芽头却迟迟压抑着、只按照自己的节奏缓缓地生发。
人家台地银针都已经长到足够肥壮了,我们的有机银针,还在慢慢地萌芽状。
有许多,还远远达不到采摘的标准。
老S愁啊,愁到白了头。
《2》
其实,从品质上来看,发育得缓慢,是一件好事。
发育慢,内含物质的积累自然就多,等这颗芽头长到符合采摘标准的时候,养分自然就充沛,比那些生得快长得快的空壳“胖蟹”,要实实在在得多。
跟养鸡是一样的。
三个月出栏的鸡,与一年出栏的鸡,且不论滋补效力,单论肉质口感,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生长慢,可以多积累一些内质,于白茶界顶尖尊贵的白毫银针而言,是锦上添花,烈火烹油。
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到了银针该生发,该采摘的季节,却没有足量多数量的芽头符合采摘的标准,这实在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前期做了那么多的投入,那么多的工作,洒下那样厚那样密的有机肥——羊粪,为的就是这短短的几天到一周时间的采摘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谁承想到了用兵的时候,发现只有三分之一能用,这场仗怎么打?主帅的嘴角必定得急出燎炮来。
老S这几天天天蹲守在有机茶园,愁的就是这个。
要是拔苗助长有用,想必他早就动手了。
《3》
我安慰他,发育慢,产量是低了,但胜在品质够高啊。
今年的有机银针肯定是汤水稠滑度远超往年的,你又有一季高品质的银针可以拿去炫耀了。
这话让他高兴了一瞬间,采下两颗有机银针的芽头,放到嘴里嚼了嚼,说,很甜。
2025春茶季开头这持续性的低温,茶芽发得慢的同时,多糖等物质自是积蓄得更加量大。
呈现在茶青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是芽头包裹紧实,捏上去鼓鼓囊囊,硬硬的。
另一方面,就是花香极浓郁,萎凋的时候,老远就闻到了。
自从做茶之后,年年省下不少买香水的钱,靠的就是这天然的茶香。
是以,年年萎凋白茶的时候,头发都舍不得洗,怕把茶香洗掉了。
这种茶青,以往年的经验来看,成品之后,必定是汤水稠糯,花香扑鼻的。
尤其还是有机银针,有机方式管理出来,又用有机白茶的加工方式加工出来的,内质自是其他茶无法比拟的。
假以时日,陈化出的稻谷香必是如浓云覆面,香罩头顶。
《4》
在产量与品质之间,该如何选择?
这是这世界上所有商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李麻花最爱的国荣排骨,三十年前是一家门店,三十年后仍旧只有一家。
保得了质,便保不了量,为了保品牌,自然选择保质。
景德镇的手绘瓷器,出品慢,但手工的东西,必定要慢工才能出精品。
是以,我对合作伙伴的要求是,一切以品质为前提,产量牺牲一些没关系。
到了做茶,亦是这个道理。
要想产量高,内质的积蓄时间就会缩短,每颗芽头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就会降低。
如此,还是生得慢比较好。
虽然老S心急如焚,但为了一季好银针,为了出一款可以留在岁月深处典藏的珍贵有机银针,牺牲三分之二的产量,是值得的。
当下的茶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自媒体大舞台上,谁都可以出来唱一出,红一阵。
但若要成为经久不衰的红角儿,必定要有优秀的品质打底。
唯好茶方能屹立潮头,唯品质方能永保无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