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08:00 1

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

一直以来,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板块,中医药行业在守正创新、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其中,有着350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龙头企业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集团”)在此方面进行了诸多广泛而深入的实践。

近日,同仁堂集团举行的一场技能大赛不仅将重视人才、岗位建功的浓厚氛围推向高潮,同时也为职工提供了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持续培养发展的路径——这些参赛选手中的佼佼者将进入同仁堂非遗传承人培养队伍,有望成为未来传统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引领者。

擘画文化传承 创新未来之路

非遗技艺在同仁堂集团薪火相传

8月20日,第一届“同仁堂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2025年同仁堂集团级非遗传承人选拔赛在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大兴分厂正式拉开帷幕。首先开展的是中药理论知识和同仁堂文化理论考试,随后三天,传统制药技艺比赛、中药鉴别比赛等以实操为主、竞争更加激烈的赛事也陆续开展。

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小锋表示,本次大赛是举集团之力开展的高水平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可加强人才培育和选拔,促进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希望参赛选手珍惜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争做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争做新时代同仁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本届赛事对标第四届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除“手工泛制水丸、塑制蜜丸、饮片切制”三大传统制药技艺外,还设置了中药鉴别比赛,选手通过“看、摸、闻、尝、试(水试、火试)”等传统鉴别方法,对40种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识别,并对20种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真、伪、劣鉴别。

竞赛启动以来,同仁堂集团所属单位认真组织初赛,集团一线技能人才积极踊跃报名,共724名职工参与角逐。不少职工纷纷从全国各地赴京参赛,彰显了同仁堂职工对卓越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了学习技术、钻研技术、爱岗敬业、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

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主席孙宇表示,作为中华传统老字号,特别是医药行业老字号的代表,一代代“同仁堂人”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精神,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仁堂集团举办的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对青年职工的培养,让职工学技艺、学文化、学精神,这对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技能人才,将有望纳入2025年同仁堂集团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非遗筑基性传承人参评范围。

非遗传承有序 焕发时代活力

以创新之姿展现中医药魅力

目前,同仁堂集团共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5个,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市级非遗项目2个。依托非遗项目,今年新认定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位、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位。目前,集团共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位,其中国家级6位、省市级4位。集团党委大力培养传承人梯队,推动创建各级各类技能大师和首席技师等工作室。

近年来,同仁堂集团积极参与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多项活动,不断创新开展非遗项目展示体验,让同仁堂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通过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医者》和《养生堂》栏目合作,策划“同仁堂日”“非遗日”“炮制时刻”等专题节目,充分展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范红表示,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将使同仁堂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得到不断强化,技能人才储备得到持续丰富,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实现同仁堂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仁堂集团将继续举办“同仁堂杯”技能竞赛,持续完善竞赛机制,丰富竞赛项目,畅通中医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着力构建“筑基性—集团级—区级—省市级—国家级”五级联动递进的金字塔型文化传承人才梯队。

未来五年,同仁堂集团计划评选认定集团级非遗筑基性传承人不少于300位,集团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少于150位,让非遗技艺在同仁堂人的接力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文/刘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