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高空,两架无人机对撞!上海地标环球金融中心96层平台防水层被砸出坑洞,运营方已报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07:22 1

摘要:8月27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管理运营部负责人卢良君告诉记者,网传撞机事故发生在8月24日下午,大厦物业在96层屋面平台发现了这两架坠落无人机,其中一架翼轴倒插进屋面防水层,造成地面穿孔破裂。运营方随后报警,相关无人机已交由警方处理。

据东方网·纵相新闻8月28日报道,这两天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多米的顶部风洞处对撞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

记者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获悉,两架无人机系“黑飞”,坠机后大厦96层平台防水层被砸出坑洞。运营方对此表达了强烈谴责。

图片来源:东方网

8月27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管理运营部负责人卢良君告诉记者,网传撞机事故发生在8月24日下午,大厦物业在96层屋面平台发现了这两架坠落无人机,其中一架翼轴倒插进屋面防水层,造成地面穿孔破裂。运营方随后报警,相关无人机已交由警方处理。

图片来源:东方网

据了解,由于离地400多米的大厦楼顶有一处“风洞”,环球金融中心已成为黑飞重灾区。这已是该大厦自2016年首次发生无人机坠机事故后,记录在册的第95起事故。

卢良君告诉记者,万幸的是这些事故没有造成地面人员伤亡,但却给大楼带来了严重物损。比如2017年4月12日,一架无人机直接撞击大厦98层风洞幕墙后坠毁,导致97层玻璃采光顶碎裂,此次事件直接破坏了建筑防水结构,飞机残骸被找到后飞手已不见踪影。

图片来源:东方网

卢良君表示,这些事故他们都有记录在案并报警,基本均为黑飞,相关责任人事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但这样的事后追责起到的震慑作用有限。

据大厦运营方统计,随着无人机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自2016年11月至今,大厦红线范围内记录的无人机坠落事件,超七成集中于近三年:如2023年35次,2024年19次,而今年前8个月已达17次。

记者注意到,高楼林立的上海小陆家嘴地区,在飞行软件上目前并非禁飞区,而是被列为加强警示区。在上海,无人机飞行需通过随申办申报,且明确不得超过120米,所以基本可以认定未经许可的此类行为均为“黑飞”,涉嫌违法。

对此,大厦运营方呼吁,有关各方尽快设立核心商圈高空建筑“禁飞区”,强制无人机配备电子围栏及避障系统;同时加强备案制度,可通过技术手段监控非法飞行并追责,进一步让飞手认知“高空非游乐场”的风险和法律责任。

“黑飞”或处十年以上刑期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份额达70%。然而,随着无人机不断普及,各类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等“黑飞”行为频频发生,给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危害。

为了规范无人机行业发展,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黑飞” 行为导致航班延误、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操作者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 “黑飞” 行为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妨害公务等,也会根据相应刑法条款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首部专门行政法规。该《条例》明确规定几种“黑飞”的情形:

无照飞行: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未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而进行飞行。

未实名登记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未依法通过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督服务平台及其应用程序进行实名登记,就进行飞行活动。

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在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机场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等各类管制空域内,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

操控模型航空器在划定空域外飞行:违反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模型航空器飞行空域,在其外进行飞行。

来源:襄阳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