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一个新万亿级市场来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00:22 1

摘要: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普及按下“加速键”。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19条举措。根据《指导意见》,到2030年,我国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普及按下“加速键”。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19条举措。根据《指导意见》,到2030年,我国卫星通信用户将突破千万规模,手机直连卫星等大众化应用将加快落地。

这意味着,卫星通信正从“专业通信工具”迈向“全民可用服务”。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转变不仅将补齐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更将催生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市场。

01 卫星通信:

从“专用”到“普惠”

长期以来,卫星通信主要服务于应急救援、远洋航运、科研探测等特殊场景。相比地面蜂窝网络,它覆盖广、抗风险,但因成本高、设备专业而鲜少进入大众生活。

而《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这意味着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推动卫星通信从“专用”向“普惠”转变。未来消费者手中的智能手机,将不再受制于基站覆盖,即便身处“无信号”区域,也能通过卫星完成语音、短消息,乃至高速数据业务。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指出,低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规模组网阶段,高轨高通量卫星单星容量超过100GB/s,直连卫星的技术条件正在成熟。

02 三大应用方向

直指新市场

根据《指导意见》,卫星通信未来将重点拓展三大方向:

一是应急通信:在地震、洪水等极端灾害下,卫星通信将成为公共安全的兜底手段。

二是数字惠民:在边远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卫星通信将补足传统基站难以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融合创新:卫星通信将与汽车、无人机、物联网等产业结合,成为未来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

这三个方向,不仅代表着社会价值,也预示着产业机会。业内判断,随着规模应用成熟,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03 产业链环环受益

目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全国各地正积极布局,如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正在建设一个面向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空天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而山东济南济钢集团的卫星总装生产车间,产线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同时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将结合各自特点,试图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运营商:从地面走向“天地一体”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卫星通信的开放,意味着网络服务将不再局限于地面基站。

在业务拓展方面,运营商可通过与卫星企业合作,实现“天地一体”网络覆盖,提供跨境通信、全球漫游等差异化服务。

在用户体验方面,在边境、海岛、山区等无基站区域,运营商可为个人和政企客户提供“有网兜底”,增强客户黏性。

在商业模式方面,卫星通信的套餐、计费方式仍待探索,但有望成为5G之后新的增长点。

终端厂商:从“高端尝鲜”到“大众标配”

智能手机厂商的机会同样明显。

随着芯片和射频技术的成熟,手机直连卫星能力将逐步下放到中高端机型,并可能在未来成为标配功能。

应用创新:从单一的语音、短信,到数据业务、导航增强,手机厂商有望打造“卫星+应用”生态。

品牌差异化:谁能率先实现低成本、普及化的卫星直连能力,谁就能在未来的智能终端竞争中占据优势。

卫星制造企业:从“国家工程”到“产业生态”

对于卫星制造企业而言,政策释放的最大信号,是市场化空间的全面打开。

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规模组网,民营企业正积极参与星座部署,带来批量化制造需求。卫星研制、火箭发射、地面站建设、运营服务,都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商业市场。而政策鼓励卫星通信“走出去”,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卫星通信版图中占据更大份额。

04 监管与产业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不仅强调产业发展,还要“健全完善监管平台,加强卫星通信业务全链条闭环管理。”

这意味着,卫星通信的普及并非“野蛮生长”,而是在开放、有序、可监管的环境下推进。对消费者而言,这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稳定性与资费的透明度。

业内分析认为,监管与产业的“双轮驱动”,将使我国卫星通信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保持市场秩序与用户体验的可持续性。

从地面到天空,从专用到普惠,卫星通信正在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随着《指导意见》落地,运营商、终端厂商、卫星制造企业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一个覆盖个人通信、产业应用、公共安全的天地一体化通信新时代正在开启。而这背后,正孕育着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市场。

-END-

230亿卖频谱求生:第四大运营商“梦碎”

牌照争议下的卫星互联网:“发牌”还是“洗牌”?

中兴通讯股价大涨21%,凭什么?

作者:蒋雅丽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盖贝贝 黄杨洋 卢瑞旭 蒋雅丽

运营|林嵩

来源:通信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