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后的童年玩具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既有全球流行的经典款,也有苏联时期特有的工业美学产物,更有充满创造力的自制小物件。
图源见水印:
80后的童年玩具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既有全球流行的经典款,也有苏联时期特有的工业美学产物,更有充满创造力的自制小物件。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玩具和玩法:
一、经典传统玩具
1. 铁皮发条玩具
铁皮青蛙、铁皮公鸡等发条玩具是80后最具标志性的记忆之一。拧动底部发条后,青蛙会跳跃前行,金属质感和机械感十足。苏联时期的金属玩具更具特色,如仿T-54坦克的铁皮模型,炮塔可旋转并发射塑料炮弹,履带由橡胶制成,甚至能在沙地上行驶。这类玩具由“乌达尔尼克”等工厂生产,价格实惠且耐用,成为男孩们的“军事启蒙”。
2. 玻璃弹珠与洋画
弹珠游戏规则多样,常见的“打坑”玩法需要将弹珠射入土坑,赢取对方的弹珠 。洋画(也称“画片”)则是将印有动画角色或明星的卡片放在地上拍打,翻面即可赢得对手的卡片,《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等IP的洋画尤为抢手。
3. 翻花绳与东南西北
一根绳子通过手指穿插可变出“面条”“五角星”等造型,双人配合还能解锁更多花样 。“东南西北”折纸玩具则通过折叠控制开合,配合随机的“惩罚”或“奖励”,成为课间最受欢迎的互动游戏。
二、科技启蒙类玩具
1. 魔方与智力积木
80年代魔方传入中国后迅速风靡,成为学生炫耀的“脑力神器”,尽管多数人只能转出单一颜色。国产颗粒积木(如601型积塑智力玩具)则通过拼接实现建筑、车辆等造型,1983年还获得全国儿童生活用品优秀产品认证。苏联儿童则流行金属建造模型,零件通过螺丝连接,可组装出坦克、飞机等复杂结构,甚至包含发条动力组件。
2. 掌上游戏机与套圈游戏机
黑白屏的俄罗斯方块掌机是80后的“电子启蒙”,两个按键就能让人沉迷数小时。套圈游戏机则通过水压将塑料圈套在竖针上,摇晃机身的物理操作充满趣味 。苏联儿童的电子玩具较少,但金属发条坦克、火炮等机械玩具同样能满足探索欲。
3. 四驱车与遥控车
《四驱兄弟》的热播让四驱车成为男孩们的“速度梦想”。从组装底盘、更换马达到赛道竞速,每个环节都充满技术含量。苏联儿童则更倾向于金属仿真货车(如ZIL-131)和军事装备套装,这些玩具由喀山“埃列孔”等工厂生产,比例精准且细节逼真。
三、苏联特色军事主题玩具
1. 金属军事模型
苏联男孩的玩具库中,金属坦克、火炮模型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仿PT-76底盘的“月亮”导弹车、带弹簧发射装置的铁皮火炮,以及包含10个士兵人偶的“突击”套装,价格从几十戈比到几卢布不等,成为孩子们了解军事的启蒙教具。这些玩具在二手市场价格飙升,完整的T-72坦克模型甚至价值数千卢布。
2. 发条动力玩具
除了常见的青蛙,苏联还生产过发条驱动的装甲车、火车等。例如“乌达尔尼克”工厂的发条火炮可发射3米远的塑料圆筒,孩子们常将树枝当作“炮弹”进行模拟战斗。这类玩具无需电池,纯机械结构的可靠性使其至今仍能正常运转。
3. 仿真士兵与装备套装
塑料士兵人偶和军事装备套装是苏联儿童的“战场”核心。例如包含BTR-60PB装甲车、SU-100自行火炮等12种载具的套装,搭配游戏卡片和骰子,可模拟战术对抗。这些玩具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承载着苏联军事文化的渗透。
四、自制创意玩具
1. 竹蜻蜓与番薯藤手链
竹片削成螺旋桨状,插入木棍后搓动即可升空,是80后最简易的“飞行器”。闽南地区的孩子还会用番薯藤编织手链,翠绿的藤蔓经过串接后成为天然饰品 。
2. 弹弓与老牛爬坡
Y形树杈绑上皮筋即成弹弓,纸团、小石子都能作为“弹药”,但也常因“误伤”引发家长训斥 。“老牛爬坡”则利用缝纫机线轴、皮筋和蜡烛制作:点燃蜡烛后,皮筋受热收缩带动线轴滚动,仿佛老牛拉车般爬坡。
3. 毽子与沙包
鸡毛毽子的羽毛多来自公鸡尾部,铜钱底座使其飞行更稳定,课间踢毽子比赛常以“盘、磕、拐、绷”等花式决胜负。沙包则用碎布缝制,内填沙子或玉米粒,丢沙包游戏考验反应速度与团队协作 。
五、零食与玩具的跨界
1. 奇多圈与干脆面卡片
膨化食品“奇多”附赠的塑料圈可串联成链条,成为男孩们的“武器”或项链。小浣熊干脆面的水浒卡、三国卡则引发全民收藏热潮,甚至催生了校园“卡牌交易市场”。
2. 猴王丹与麦丽素
中华丹(又称“老鼠屎”)酸甜的口感和复古药瓶包装充满猎奇感,麦丽素则因巧克力外壳与酥脆内芯成为“奢侈零食”,常被当作“弹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
六、动漫与文化符号
1. 变形金刚与圣斗士模型
1984年美版变形金刚玩具进入中国,擎天柱、威震天的机械变形设计引发抢购。日本Bandai公司的圣斗士星矢模型也通过海外渠道流入,可动关节和圣衣细节成为收藏热点。苏联儿童则更多接触本土生产的军事模型,动漫周边相对较少。
2. 铁皮青蛙与国产动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虽未直接推出玩具,但铁皮青蛙、竹蜻蜓等传统玩具因与动画场景的关联,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符号 。
这些玩具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80后探索世界、培养创造力的启蒙伙伴。从铁皮机械到电子科技,从自制手工到工业美学,它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充满想象力与时代印记的童年。
素材来源于网络
来源:陈贝尔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