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 年,“沸腾时代” 一词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用以形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他呼吁各国必须立即行动,加快净零排放日程,加速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发达国家必须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00 亿美元气候支持的承诺。
美国在碳排放方面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近年来其人均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从历史数据和总量来看,依然处于高位。
2023 年,“沸腾时代” 一词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用以形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他呼吁各国必须立即行动,加快净零排放日程,加速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发达国家必须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00 亿美元气候支持的承诺。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从 2023 年 4 月开始,全球极地海洋(60°S - 60°N)的日平均海表温度一直保持在同期历史最高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也未能幸免。
2024 年美国多地被高温的阴霾所笼罩。7 月,一名摩托车手在前往 “死谷” 游玩时,不幸因高温死亡。当月晚些时候,一名欧洲游客在 “死谷” 甚至因光脚踩在沙子上,遭遇了三度烫伤。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自 7 月以来,美国西部地区已报告至少 28 例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病例,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当天西部地区有 9 个州、超过 6000 万民众处于高温警报覆盖区域。美国西部地区至少有 19 个城市打破高温纪录,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的高温危机仍在持续恶化,远比 2021 年的情况更为严峻。
2021 年,罕见热浪持续袭击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西南部,截至当年 7 月 4 日,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热浪导致数百人丧生。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从较长时间段分析,美国的碳排放总量在全球始终名列前茅。美国人口仅占世界 5%,耗油量却占全世界的 25%,作为 “轮胎上的国家”,这样的能源消耗模式必然导致大量的碳排放。
在能源结构上,美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所投入,例如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上有一定增长,但传统能源在其能源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以 2024年为例,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表明,化石能源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仍超 60%,这无疑是其碳排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中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 年度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降低 3.9%,比 2005 年累计下降5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8.9%,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3.5 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历史性超过煤电,成为电力供应主体。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降至55%以下,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实现 “双增长” 。
饮食结构方面,美国的问题同样突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预计首次突破 100 磅(约等于 45.4 公斤) 。
随着牛肉和猪肉价格因持续通货膨胀保持高位,普通消费者更多地转向鸡肉,但这也使得全美零售店的鸡肉价格水涨船高,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 80% 的粮食生产掌控在 ADM、邦吉、嘉吉这三大粮商手中,为追求高收益,他们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大规模养殖单一牲畜,主要生产肉食、大豆、小麦、玉米,几乎不生产蔬菜和水果。
这种生产结构导致美国饮食严重失衡,菜贵肉便宜,使得汉堡、热狗、碳酸饮料成为底层人民的标配。
2024 年 2 月 27 日《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面对创纪录的食品通胀,许多美国人开始改变饮食方式,像拉斯维加斯 54 岁的营销专业人士莎拉・史密斯和丈夫,从做精致晚餐改为做简单饭菜,如肉饼或金枪鱼面砂锅,因为物价上涨让他们难以负担以往的饮食。
从碳排放与饮食的关联来看,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全球畜牧业供应链的年碳排放量高达 71 亿吨,占全人类总排放量的 14%。其中,牲畜饲料的生产加工占 45%,奶牛的消化排放占 39%。
每生产 1000 克牛肉,会排放 3402000 克二氧化碳。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及 Statista 2024 年数据,2024 年美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 58.1 磅(约26.3 公斤)。
若将鸡肉等其他肉类的碳排放计算在内,美国饮食方面的碳排放量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美国以大规模养殖单一牲畜为主的模式,使得饲料需求巨大。为满足饲料需求,大规模种植单一农作物,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农业机械的使用,还是化肥、农药的施用,都会消耗大量能源,从而产生碳排放。例如,为种植大豆、玉米等牲畜饲料,农业生产中的燃油消耗、电力使用,以及化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都直接增加了碳排放。
从家庭层面对比,根据中美两国的人类学和消费数据,研究低碳经济的石敏俊教授建立的两国 “平均家庭” 模型显示,美国家庭露丝一家有三口人,居住在兰开斯特,碳足迹为 57 吨,人均约 20 吨;中国甄女士一家三口居住在北京知春路,碳足迹为 6.1 吨,人均约 2 吨。
美国家庭在居住和交通上的碳足迹占比很大,而中国家庭以居住和饮食消费为主,且美国家庭在饮食方面的碳足迹远超中国家庭。
美国在碳排放和饮食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已经给其自身以及全球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纪录片《肉类真相》中的数据,如果所有美国人每周有 1 天不吃肉,一年将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 9960 万吨,相当于 1920 万辆汽车的排放量;若每周有 3 天不吃肉,一年将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 3 亿吨,超过美国所有丰田普锐斯汽车的排放量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民众改变肉类消费习惯,对减少碳排放具有巨大潜力。
美国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饮食模式,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严峻挑战。否则,类似的高温灾难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不仅威胁美国民众的生命健康,也将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来源:文盲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