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名将程潜文武双全,不仅能征惯战,而且文采斐然。今天介绍他的13首诗,你觉得他的诗水平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国民党名将程潜文武双全,不仅能征惯战,而且文采斐然。今天介绍他的13首诗,你觉得他的诗水平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1.
黄克强先生挽诗
天地久横溃,明哲回世屯。
所志惟胞与,于心绝垢尘。
萍浏始发皇,钦廉历苦辛。
广州奋威武,阳夏会风云。
江表新建国,胡运自滋泯。
功成谢轩冕,长揖居海滨。
雄奸图篡窃,快意肆凶残。
南风偶不竞,百谤一身攒。
幽燕集氛慝(音特),劝进饰妖言。
义旗扬六诏,景泰终复申。
首恶虽自毙,馀孽尚逞顽。
公从海外归,元元有欢颜。
忽然梁木坏,宇内共悲叹。
嗟予随雁行,雅范夙相亲。
驱虏参谋议,讨逆预阻艰。
眷怀失楷模,沉痛摧肺肝。
道行殆由命,形灭付之棺。
存殁数所系,夭寿人无权。
德音犹在耳,神理初未捐。
作诔聊记哀,投笔泪潺湲。
此诗追忆黄兴的一生,表达对他的惋惜与悼念之情。“忽然梁木坏”化用了孔子所说的“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妥帖恰切。
2.
蔡松坡先生挽诗
疢疾不可医,荣华遂长已。
我凭故人棺,泪落何能止。
念昔革命时,公适在南纪。
登坛群彦集,拔帜异军起。
滇黔数百城,反正未移晷。
俄然腥膻主,闻风解其玺。
功成恶施伐,端己绝尘滓。
党论徒嚣嚣,片言肯污耳。
彼哉篡窃徒,勋业自摧毁。
舜禹事如戏,韩彭谬相拟。
吾钦智勇人,微行聊用诡。
江海万里路,一夕入军垒。
走也同心期,东归先举趾。
讨逆独夫惊,首义四方喜。
一呼山可撼,三战魄终褫(音尺)。
秽浊悉荡除,重见天日美。
高名满人口,大事载国史。
长歌侑清酒,魂兮倘来只。
此诗侧重于追忆蔡锷“讨袁”的丰功伟绩,笔力千钧,气韵沉雄。
3.
燕京杂诗四首 其一
高台何崔嵬,仿佛生丹霞。
楼前接瀛海,墙外长蓬麻。
平旦多悲风,薄暮栖游鸦。
本期芟秽杂,可奈斧无柯。
张目快积愤,即耳来哀笳。
皎皎春夜月,粲粲春日花。
今日乐俄顷,明日徒咨嗟。
这组诗前有作者自序:“予去冬离湘,所部交谭督军延闿改编,赴沪吊黄、蔡之丧。年终来燕,时当路因参战事交恶,数月间闻见多感,成杂诗四首。”
4.
过萱洲河
握奇不在众,妙用存一心。
哀胜征自古,骄败盛于今。
伊予莅衡阳,发愤惩暴淫。
敌军三面来,其众浩如林。
右戒攸醴虚,左防湘邵侵。
于中扼萱洲,险隘凭崎嵚。
鏖战经两月,坑壕涨秋霖。
幸藉奇兵力,捷音播山阴。
士卒勇益厉,诸将智愈深。
卒焉克凶残,顽敌悉成擒。
今当过战墟,堑垒可指寻。
悲风振林木,凄然为楚吟。
孙中山先生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发起护法战争,作者被推为护法湘军总司令,与段祺瑞部下王汝贤、范国璋军在萱洲河大战。此诗即写于此时。
5.
郴州杂诗四首 其二
群狐恃城阙,众鼠凭社宫。
形影非有托,媚黠何由工。
层阴霭玄霄,微雨时濛濛。
六合同昏暗,焉能限西东。
兰皋满荆棘,前路多塞壅。
蹄迹交纷纭,日夕劳我衷。
美人隔千里,芳讯久不通。
侧身望天地,惆怅凋颜容。
谭延闿与作者发生龃龉,此诗即为此而作。
6.
秋日偕友西湖泛舟
远游道多阻,守拙吾自宽。
携我同心侣,来看南屏云。
扁舟泛清波,密雨荡秋尘。
雨行连嶂暗,雨霁澄潭昏。
堤柳既已疏,渚蒲犹未残。
拍拍响飞凫,悠悠见潜鳞。
山寺送晚梵,湖楼明夕曛。
赏心不期劳,归路有馀欢。
此诗题目中的“友”即作者同窗好友李根源,此诗清新自然,描摹细致,堪称佳作。
7.
林参军长修梅挽诗
同心臭如兰,结交重自古。
安乐甘朋共,患难偕友御。
况我双飞凤,云间各修羽。
相携抟扶摇,志在万里举。
游翔途未半,如何殃二竖。
凭棺呼不起,痛极泪成雨。
念维平生亲,岂徒见肺腑。
忠信每自将,道义实予辅。
情由久要深,事从一德树。
奋起振衡湘,功烈世推许。
辨奸扶其微,疾恶耻与伍。
得失不在心,进退期合矩。
神谋叶睿衷,高勋待重睹。
大木一朝摧,此恨无时补。
此诗沉痛悲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8.
六月十六日观音山纪变
重阴霭层云,流火蒸亭午。
比户闭门闾,九衢绝商贾。
讹言日数起,吾宁畏强御。
誓秉忠贞心,一死酬盟主。
入夜势益急,四面喧笳鼓。
街术步伐声,汹汹失伦序。
祸起肘腋间,志在倾幕府。
燕雀处堂坳,蛟龙悲失所。
求全全已毁,殉义义不许。
平旦好音来,搴云凤高举。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此诗即写于此时。诗中“一死酬盟主”中的“盟主”即孙中山。
9.
冬夜宴百花洲
清波映明月,碧水荡红舟。
岭外无霜雪,青蔼百花洲。
盛筵集群俊,良夜解征裘。
岁暮联新欢,觞飞舒积愁。
近驱狐狸患,远怀虎狼忧。
民困汔未康,物役何能休。
夙具澄清志,愿言赋同仇。
燕雀安旧巢,蛟龙方远游。
读此诗,可见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10.
过家谒母
弱冠辞乡井,及壮会风云。
驰驱十五载,险阻厉贞坚。
持节出江汉,过闾觐慈亲。
步行长连村,疾趋庐佛山。
入门拜慈母,慈母有温颜。
母曰嗟予季,久役今始还。
汝以身许国,离母母心安。
复兹聆懿训,未言中如焚。
济世世愈屯,戡乱乱弥纷。
人皆能奉养,我独阙晨昏。
忠孝两无成,薰芳独自煎。
无以对我母,不复可为人。
兄姊扶我起,涕泣各潺湲。
回视同胞者,咸以白发繁。
五人绕北堂,依膝共承欢。
慈母顾之喜,垂老尚比肩。
戚族一时来,长幼苦难分。
邻里相周旋,敢惮酬应烦。
戎期未可稽,挥泪整征鞍。
丁宁戒子弟,努力事农田。
北伐开始,作者回乡探母,禁不住百感交集。此诗颇有白居易之风,言浅意深。
11.
重登岳阳楼感赋
湖楼遥对湘妃宅,危栏重依今犹昔。
江山何物最关怀,当年战垒寻无迹。
长空极目景萧条,雪虐风饕路更迢。
沙渚已怜纷雁鹜,帆樯还拟犯波涛。
古往今来积愁绪,几多恩怨争迎拒。
疑衡在望如可招,鬼蜮至今仍作阻。
伤心陈事不堪题,终见宵人悔噬脐。
蜉蝣旦暮成生死,鱼肉刀砧任割刲。
山自崔嵬江自曲,江如锦练山如玉。
乘风便欲上青冥,但恐扶抟力不足。
此诗前有作者自序:“民国六年,予提军与吴佩孚战于羊楼峒,曾登楼远眺,当时雨雪载途,有诗纪其风物。今越十年,复以戎事重莅,雨雪依然,感往伤今,辄题一首。”
12.
辛未冬感诗五首 其一
燕雀争巢居,火焰燎堂宅。
蚌鹬持沙渚,渔人伺岸侧。
嗟彼挟弹儿,少小眤邪慝。
累恶已慢藏,妄意更丰殖。
邻家务兼并,由来非一夕。
高台曲未终,奄忽倾其国。
藩篱寄童昏,本以资羽翼。
器重非所乘,东望悲难塞。
这组诗前有作者自序:“去年夏,予罹家艰,苫块之中,久废吟咏。今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忽以兵力据我东三省。推其召侮之由,不能无感,因辍哀而成此诗。十二月十八日记。”
13.
续抗战四十二韵
扰攘风尘中,鞅掌戎马间。
岂不怀佳节,畏此简书烦。
客从南阳来,贻我一锦笺。
上序结嘉会,下言赋诗篇。
邀我同制作,分韵适得“还”。
顾我移洛后,羽檄正纷纭。
啸歌以咏志,良无此馀闲。
东夷乱华夏,况复已经年。
兵连非一地,衅构本多端。
奉命总军旅,努力遏狂澜。
振策睠河朔,河朔虏氛羶。
凭轼望江南,江南妖雾缠。
惨淡沪宁沦,赤血浊清川。
逼迫晋鲁陷,空城凝寒烟。
冬去春夏来,日月如循环。
烽燧连百城,觊觎及中原。
徐淮遘颠沛,梁陈苦播迁。
涂炭将何诉,疮痍谁为怜。
浩浩洪河水,中夜忽弥漫。
荡漾阻凶锋,回军复南旋。
马当将失律,水陆隳重关。
幸有精良卒,甘为沟壑填。
匡霍遥相望,江汉同腾奔。
追逐勇益厉,壮烈各争先。
鏖战四阅月,杀敌无万千。
虏尸横旷莽,玄黄共新鲜。
诡谋不获逞,毒焰肆其残。
哀我熊罴士,顷尔如倒悬。
天地忽变易,山川顿掀翻。
湛湛霑戎衣,咻咻呻野田。
坚垒既尽毁,雄镇随之捐。
惨哉千里目,黄菊亦无妍。
胜败有何常,师贵策其全。
智者计远大,愚者争目前。
不睹虎狼凶,凶盈将自颠。
不见蛇蝎毒,毒极将自歼。
制敌固有术,于今岂无传。
不震亦不逸,不忧亦不欢。
养气毋自馁,同力能回天。
奋迅大化中,从容以任艰。
行远必由迩,登高庸自巅。
持此语诸子,兹义倘足宣。
此诗前有作者自序:“靳仲云以重九游集镇平菩提寺,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分韵赋诗,为予拈得‘还’字见寄。予即不与其会,又值军事方殷,自《大营移洛》一作后,不托于音者已数月矣。惟念今春曾为《抗战四十二韵》,迩来战斗尤烈,不可不纪,因续成是篇,寄示仲云诸子。”
程潜的13首诗就介绍到这,你觉得他的诗是否值得一读?
来源:地瓜说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