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智惠行动增值赋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2 16:15 2

摘要:春分前后,青海各地仍处在料峭春寒中。3月19日至21日,省科技馆赴循化、化隆两县开展科普大篷车“六进”沿黄行——美丽乡村活动。本次活动以春耕为契机,围绕科技赋能春耕生产、科技助力现代农业、科普促进民族团结、科教厚植生态理念四大主题,累计举办活动4场,惠及当地群

春分前后,青海各地仍处在料峭春寒中。3月19日至21日,省科技馆赴循化、化隆两县开展科普大篷车“六进”沿黄行——美丽乡村活动。本次活动以春耕为契机,围绕科技赋能春耕生产、科技助力现代农业、科普促进民族团结、科教厚植生态理念四大主题,累计举办活动4场,惠及当地群众1200余人次。

聚焦农牧民需求 助力春耕生产

春分农事忙。在循化县清水乡下滩村,今年的春耕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田间地头体现得尤为明显,科技助农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拓展:既要授人以鱼“解难题”,更要授人以渔“育动能”。此次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联合县农科局设立“田间课堂”,为当地群众带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解读+春耕技术示范”组合宣讲,围绕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把惠民利民“大政策”变为千家万户“家常话”。同时组织农牧民代表分享高原特色作物种植经验,通过“田秀才”“土专家”接地气地讲授,有效提升了大家的种植养殖水平。春耕知识竞赛更是打出“理论授课+实操指导”组合拳,将科学种植技术精准送达撒拉族群众当中。

走进科技企业 了解智慧农业

此次科普大篷车还走进循化县“黄河彩蓝”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企业职工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并进行实地参观近距离感受现代智慧农业的魅力。期间,智慧大棚为大家现场演示如何利用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精准调控,从而优化作物生长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工作人员还详细讲解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科技如何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让参观人员对智慧农业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认识。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科技是赋能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要把农牧民急需的农业科学知识、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送到他们中间,帮助广大农牧民科学种地、科学养殖、科学致富。

深化民族团结 促进科普惠民

为引导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稳定,此次科普大篷车“六进”在循化县清水乡石巷清真寺,面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VR科普体验”专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科技魅力,深受大家的欢迎。活动中,还邀请现场群众参与马德堡半球实验,了解大气压力的原理,体验科学的神奇之处。此外,活动还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向大家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为现场群众发放防灾减灾手册,帮助他们掌握防灾避险的基本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创新教育形式 培育科学幼苗

活动期间,来自化隆县群科新区思源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也用别样的方式参与到了忙碌的春耕之中。在创新开设的“春耕实践田”,孩子们参与播种全流程,体会“丰年不叹负春耕”的劳动获得感。在“未来春耕”绘画展评环节,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科技赋能农作的美好遐想,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趣味实验“神‘气’十足”和“掌中火”、观看黄河生态保护宣传片、参观“黄河彩蓝”智慧大棚等一系列体验项目,都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不仅增强了他们“守护母亲河”的生态环保意识,更为他们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大门,点燃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本次活动标志着2025年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全新启航。本年度省科技馆将紧扣科普资源薄弱地区需求,持续深化科普大篷车纵向延伸功能,以“科普+”模式推动科普宣传与生态保护、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强化科大篷车品牌建设,让科普大篷车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无处不在的“没有屋顶和围墙的科技馆”。

来源:青海省科学技术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