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白石龙》发布 再现“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壮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22:35 1

摘要:8月28日,一场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与时代使命的活动在深圳市龙华区政府举行。由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办公室、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区委党史研究室承办的《红色白石龙》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世人揭示了白石龙片区作为华南抗日烽火中“文化方舟”与“红

8月28日,一场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与时代使命的活动在深圳市龙华区政府举行。由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办公室、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区委党史研究室承办的《红色白石龙》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世人揭示了白石龙片区作为华南抗日烽火中“文化方舟”与“红色枢纽”的历史地位,并以一部沉甸甸的专著,为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在仪式上致辞,希望全区上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以白石龙红色资源为依托,以中组部“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革命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把红色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要持续挖掘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成为龙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要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龙华篇章!

据了解,《红色白石龙》全书约35万字,分“研究篇”与“资料篇”,系统梳理了白石龙从清末到解放战争的革命历程,重点聚焦文化名人大营救和白石龙会议的历史意义,收录大量历史文献、报刊资料及口述回忆,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叙事生动性。

新书发布活动现场设有专题展区,呈现书稿内容与研究历程。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龙华区委主要领导出席并致辞,强调要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依托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赠书仪式上,区委党校、白石龙社区、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亲历者后代及学生代表接受赠书。大家表示,将把该书作为教育和宣传的重要资料,让红色记忆广泛传播。

白石龙,这个拥有近400年历史的南方村落,是中国革命史上一颗璀璨的“红色明珠”。清末以来,这里便燃起革命火种,龙华会党参与反清斗争;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武装率先举起反抗旗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白石龙更见证了两大传奇——“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和“白石龙会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白石龙成为营救文化名人的关键枢纽,抗日游击队在此成功护送了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800余位人士脱险,保住了中华文脉的“火种”;1942年的“白石龙会议”则为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发展奠定战略基石。

2023年6月,白石龙社区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推动了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次年5月,龙华区委党史研究室以重大课题形式启动片区革命历史研究,历时一年多完成《红色白石龙》编撰。

研究团队通过多层级联动、多层次调研、多视角指导、多方位收集史料的“四多”模式,构建起立体化研究体系。区委书记挂帅成立专项工作组,邀请中央和省市级党史专家实地调研并座谈,形成多级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课题组赴北京、香港、深圳等多地档案馆、纪念馆溯源考证,厘清历史脉络,精准定位革命遗迹。专家团队的全程参与和学术支撑,确保了研究的权威性与准确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白石龙》的出版,是龙华区传承红色基因的新起点。未来,龙华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融合,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龙华力量。

从青石板路到城市地标,从历史文献到新时代青少年的朗朗书声,《红色白石龙》不仅记录了一段革命史诗,更架起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之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份红色基因必将激励人们奋勇前行。

文 | 李薇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