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8月28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徐学浩在发布会上介绍,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指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趋势及其与人类活动的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8月28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徐学浩在发布会上介绍,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指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趋势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包括物种数量、分布范围、遗传多样性等;及时发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预测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
今年4月份,山东省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在枣庄市率先启动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实现了从“单一水质指标”到“全要素生态监测”的重要跨越。监测内容不仅包含pH值、溶解氧等常规水质指标,更着重聚焦水生生物多样性,全面纳入底栖动物、浮游植物、着生藻类等生态指标。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的深入分析,能够更精准地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识别生态风险、制定修复策略提供了“活体指标”和“动态依据”。从水质指标来看,监测区域内的水体pH值稳定在适宜范围,污染物指标控制在较低水平,多数监测点位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部分区域甚至呈现出Ⅱ类水质的优良状态,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增强。在物种情况方面,监测发现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显著提高,底栖动物中出现了对水质敏感的蜉蝣目、毛翅目等类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且优势种以硅藻等指示清洁水体的种类为主,着生藻类的分布均匀性也明显改善。
作为南四湖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枣庄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境内先后发现了白眉鸭、青头潜鸭和白琵鹭等多种珍稀鸟类栖息,枣庄抱犊崮、微山湖红荷湿地有震旦鸦雀等国家保护动物的稳定型种群,建立了涵盖6个县级行政单元、观测样线长度超过260公里、物种记录近2000条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种、植物22种。保护动植物的“朋友圈”不断扩容,说明枣庄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显著提升。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