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拟支持项目的公示》,其中第17项是“长沙学院升格长沙文化科技大学校园整体提质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项目(法人)单位是长沙学院,总投资196000万元,本批次拟支持500万元
8月27日,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拟支持项目的公示》,其中第17项是“长沙学院升格长沙文化科技大学校园整体提质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项目(法人)单位是长沙学院,总投资196000万元,本批次拟支持500万元。
长沙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70年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的长沙基础大学和1983年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
2021年5月29日,长沙学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力争2030年恢复“长沙大学”校名。2024年11月,网传学校将更名为长沙文化与科技大学。
根据此次湖南省发改委的公示,学校的目标仍然是长沙文化科技大学。学校为什么放弃长沙大学,而转向更名为长沙文化科技大学呢?很多城市都期望一所以“城市”大学,作为省会的长沙,它偏要放弃长沙大学,与这种转向类似的还有贵阳学院谋划更名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我想,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黄金期不是以人口红利发展了,而是内涵高质量发展,一批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并结合地方产业情况,利用自身特色优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否则将来就会被淘汰掉。
对于长沙文化科技大学这个校名,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这个倒是都是正常的声音,最终是拿成绩说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综合性大学。一般认为,文化就是“文”、科技就是“理”是“工”,文理交融,所以文化科技仍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这个不影响长沙学院的现有专业学科布局。长沙学院现在是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
第二,文化是特色,科技是底色。长沙市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学院,位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核心功能区内,学校还成立了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学校为什么要以“文化”为特色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学校的使命,用科技赋能,所以科技发展是学校的追求。
第三,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历史,与现代科技交叉融合,为文化强国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力量源泉。文化与科技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为科技进步提供价值引领与灵感源泉,科技为文化传承注入创新动能与传播载体。
第四,服务地方。作为地方性院校,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否则就不能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共同进步了,这个也是地方高校的使命。长沙学院要另辟蹊径,寻求一条可以更多服务地方产业需求的路,将其打造为特色。我们也知道,长沙市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知名高校,你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跑不赢,后面还有一些省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压力也大。
所以,长沙学院更名为长沙文化科技大学是湖南省和长沙市认真研究了的吧。我们也希望长沙学院早日更名为大学,为湖南省特别是长沙市文化科技强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教育信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