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5日,周六,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迎来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名65岁的东北游客王阿姨在广州旅游期间,不慎在酒店浴室摔倒,导致脾破裂、肋骨骨折,腹腔出血量高达2000-3000毫升,生命危在旦夕。肝胆外科彭建新主任迅速集结胸外科、神经科及急诊科专家紧
2025年3月15日,周六,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迎来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名65岁的东北游客王阿姨在广州旅游期间,不慎在酒店浴室摔倒,导致脾破裂、肋骨骨折,腹腔出血量高达2000-3000毫升,生命危在旦夕。肝胆外科彭建新主任迅速集结胸外科、神经科及急诊科专家紧急会诊,果断实施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不仅成功止血,还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让王阿姨转危为安。
突发意外:
生命悬于一线
三月的广州,春风拂面,王阿姨正享受着南方的温暖与新奇。然而,3月15日清晨,一场意外悄然降临。她在酒店浴室滑倒,重重摔地,瞬间左上腹剧痛难忍,冷汗淋漓。家人急拨120,将她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CT揭示了严峻真相:脾脏破裂,左侧多根肋骨骨折,腹腔内积血2000-3000毫升——几乎是人体血液总量的一半!王阿姨已陷入失血性休克,情况危急万分。
生死时速:
多学科联动“保脾战”
脾破裂若不及时处理,大量血液涌入腹腔,可能在数小时内致命;肋骨骨折的断端还可能刺伤周围组织,增加了抢救难度。彭主任当机立断,召集胸外科、神经科及急诊科专家,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在最短时间内,团队制定出精准方案,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微创妙术保脾:
保命更保功能
手术台上,彭主任亲自操刀,腹腔镜下清晰可见:脾脏中下极碎裂伴活动性出血,腹腔内血流如注。“传统方法是全脾切除,但脾脏是免疫系统的‘卫士’,尤其是对老年人,切除后感染风险陡增。”彭主任解释。为兼顾救命与生活质量,团队选择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精准切除中下极受损组织,保留脾上极约1/3的健康部分。历经2小时紧张奋战,出血被成功控制,王阿姨的生命体征逐渐回稳。
术后康复:
中西合璧显神效
西医精准守护: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严控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预防感染;中医加速康复:益气养血中药汤剂温补脾胃,针灸促进胃肠蠕动,穴位贴敷缓解疼痛。
仅2天,王阿姨脱离危险;4天后,她已能下床活动。家属感动落泪:“在广州旅游遇险,没想到还能捡回一条命,医生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科普小贴士:
脾脏受伤有多凶险?
脾脏虽小,却是人体的“血库”和“免疫站”,质地柔软如水袋,外力撞击或摔倒时极易破裂。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后肋骨骨折更易刺伤脾脏,导致大出血。症状包括左上腹痛、头晕、冷汗,严重时可致命。彭主任提醒:“浴室湿滑是老人摔倒高发区,建议安装防滑垫和扶手,摔倒后若腹痛不止,务必及时就医。”
此次救治彰显广东省中医院三大优势:
1、微创技术领先:腹腔镜保脾手术突破传统全切局限,兼顾生命与功能。
2、多学科无缝衔接:急诊-影像-外科快速响应,为抢救争分夺秒。
3、中西医协同增效:中医整体调理融入西医精准治疗,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年均完成复杂脾脏手术百余例,秉持“精准外科”理念,用仁心妙术守护每一位患者。
科室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外一科(肝胆外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外科方向)的重要亚专科,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由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陈志强教授、省名中医蔡炳勤教授、肝胆胰外科专家谭志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全国知名肝胆外科专家、省中医院大外科主任何军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彭建新教授为科主任。
科室以开腹刮吸解剖技术、腔镜微创技术、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为特色,在国内肝胆外科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成熟开展大量高难度、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创新性开展“腹腔镜肝正中裂劈开解剖性肝S8段切除”、“腹腔镜下顺时针四切面肝中叶切除”、“目标肝蒂优先荧光正染肝S7段切除”等标志性手术,使肝脏外科高难度、复杂腔镜手术实现“可视化、流程化、可控化、规范化”,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视频多次获全国手术视频大赛冠军,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多期腔镜肝切除手术视频直播获广泛好评。肝胆结石微创治疗技术省内领先:成熟开展腹腔镜、胆道镜、ERCP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硬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等微创技术。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外一科(肝胆外科)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