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千禾味业因旗下酱油产品千禾御藏本酿380天被检出含有镉元素而陷入舆论风波。镉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非必需元素,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突变风险,检测结果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热议。部分消费者认为,作为一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千禾御藏本酿380天不应含有镉
近期,千禾味业因旗下酱油产品千禾御藏本酿380天被检出含有镉元素而陷入舆论风波。镉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非必需元素,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突变风险,检测结果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热议。部分消费者认为,作为一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千禾御藏本酿380天不应含有镉;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指出,千禾这款酱油并非真正零添加,只是通过“千禾0”商标误导消费者。
无论真相如何,此次事件已对千禾味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截至3月21日,千禾味业的股价连续四日大幅下跌,累计跌幅达到7.3%,市值蒸发了约9.5亿元。这并非调味品企业首次因添加剂问题受到质疑。去年底,海天味业也曾因在国内销售的酱油含有食品添加剂,而在日本销售的酱油却标榜零添加,被指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市值也持续下滑。
尽管如此,千禾味业的解释并未完全平息消费者的质疑。有消费者指出,千禾味业在包装上过度使用“千禾0”标识,覆盖了整个瓶身,容易让人误解为产品零添加。事实上,早在2024年,就有网友质疑过“千禾0”系列只是商标名而非零添加,并扒出了千禾味业曾试图注册多个“零添加”商标被驳回的历史。
调味品行业的“零添加”趋势日益明显,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除了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希望通过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来刺激销量。然而,海天味业在“零添加”产品的布局上,似乎并未完全避免添加剂的使用。在送检的13款产品中,海天0金标生抽除了含有镉,还含有总砷这一有害物质。
海天味业近年来业绩下滑,2023年更是遭遇了收入和利润双双下降的困境。面对困境,海天味业采取了多元化策略,一方面布局健康化产品,如0添加、有机、低盐和低钠等产品;另一方面加大线下渠道的布局力度,实现地级市全面覆盖和近90%的县级市覆盖。这些策略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业绩有所回暖。
然而,海天味业面临的挑战并未减少。调味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的竞争对手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外,还面临着跨界打劫者的竞争。粮油行业的金龙鱼、鲁花,肉制品行业的双汇发展等纷纷加码调味品赛道,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餐饮企业也从火锅底料、调料切入了调味品行业。直播电商的兴起让线上渠道迎来了价值重构,而海天味业一直不重视线上渠道,线上渠道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远低于竞争对手千禾味业。
为了应对挑战,海天味业继续推进多元化策略。在渠道方面,加大线上渠道的布局力度;在产品方面,除了继续推出健康化产品外,还加快研发复合调味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便捷性需求。海天味业还计划出海拓展市场,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为进入东亚、南亚市场做准备。
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也采取了多元化策略。千禾味业正在进行全国化布局以降低对西部地区的依赖,同时加强线上渠道的建设。中炬高新则在产品和渠道上均寻求多元化发展。调味品行业呈现出健康化、复合化和出海的趋势。
在健康化方面,调味品企业纷纷推出无添加、有机、低盐和低钠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在复合化方面,企业加快研发复合调味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便捷性需求。在出海方面,虽然中国调味品企业的出海仍处于空白状态,但海天味业等领军企业已迈出步伐。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味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以应对挑战。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等企业纷纷采取多元化策略以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还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渠道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